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李白:我哥成了安西大都护杀疯了> 第264章 这太疯狂了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4章 这太疯狂了吧?(1 / 2)

东楼第六层是四面开的,周围有可升降的苇席用来遮阳,其中还布置了可注水模拟江河的青石沙盘,沙盘正是大理周围的地形。

在沙盘旁边还有文书区,甲胄架,在北面还悬挂可升降地图图

在文书区旁边的桌子前坐下,桌子还放着戎州的特产‘重碧酒’。

萧规拿出两个碗倒了两碗后,这才向探究神色的王忠嗣道:

“防御使,你之前问的这个问题,我当时年龄小,其实也一直在心里,并不敢问节帅,而是问了一个被流放的犯官。”

“犯官?”王忠嗣更疑惑了。

“对,就是犯官,可能你不会想到,开元三年在大宛镇刚建立起来的时候,只有三千安西军,其中还有最少五百人是伤者,根本没有任何官员。”

“而大宛镇需要控制的地方又极大,当时黄金策正要施行,所以大量的缺少官员,节帅只能从安西各个地方搜罗犯官,以安西兵为正,以犯官为辅,来搭建大宛镇守府!”

王忠嗣点了点头,不说葱岭以西,就是葱岭以东,都很少有官员去这偏远之地。

按照大唐《唐律疏议》:五刑之一的“流刑”位列笞、杖、徒、之后,分2000里、2500里、3000里三等。乃次死之刑(仅次于死刑)。

安西三镇和庭州所在的葱岭以东,都六七千里了,更何况是葱岭以西,这都是上万里了,去当官又不是去找死的。

就是流刑3000里所去的岭南,大都是十死其四,更何况是葱岭以西了,确实是只能找一些犯官了。

“对,那犯官叫林有德,对我的疑惑他说,节帅之所以如此乃是复十世之仇,粟特人,也就是昭武九姓,便是当初‘五胡乱华’的羯族!”

“羯族?”

“羯族不是已经被杀绝了吗?”王忠嗣先是不敢置信,但他自幼在皇宫中读书。

而没有其他地方比皇宫藏书更丰富了,他马上就反应过来,随即说:

“不对,那林有德的意思是说这昭武九姓是羯族的祖源?”

而萧规则点点头道:“对,就是其族源!”

王忠嗣似乎是明白了,此时在长安,在大唐腹地所见到的粟特人,似乎书中所读的形象全都结合在一起。

都是宽颅,高颧骨,鼻根极高,络腮胡浓密,虽然有细微差距,但都说了是祖源,自然是有些差距。

而当时所读的一个个让他血脉偾张的字,也显现在其脑海中。

《十六国春秋》:“一日杀汉人三万,漳水为之不流。”

以汉妇孺为食。临淮王传》

昼夜淫乐,死者弃尸沟壑

“易子而食,爨骸为薪”

西晋时,北地汉人三百多万户,后赵30年后,竟只剩几十万

许久,王忠嗣长呼了一口气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杀的好,不但安西之粟特该杀,就是大唐境内之粟特也该杀!”

“大将军戮其百万,报十世之仇,确实杀的好!”

萧规就见对面王忠嗣端起眼前的酒,一饮而尽,大为痛快的模样。

“这位林有德如不是犯了谋反之罪,我定然上书圣人,求圣人免其罪!”

此时王忠嗣再也不是之前沉默寡言,习形不怒于色的模样。似乎是向对面的萧规保证道。

尤其是李牧,此时的形象顿时在王忠嗣的眼中顿时高大了起来。

原来他不是杀人成性,而是完成复仇,这样就说的过去了。

萧规眼前微微一亮,倒是没想到还有这个意外惊喜,不过想到林有德已然是一地镇守使,觉得还是不麻烦他了。

“林有德先不急”

萧规摆了摆手对王忠嗣说:“我后来,用林有德这番言语问节帅,节帅的回答与林有德却完全不同,甚至是南辕北辙”

“啊?”王忠嗣顿时愣住了。

他盯着萧规,先是不解,接着又很是无语。

不是,你这个混蛋,就不能把话给我说完?搞的我像个小丑一样?

“节帅说,他并非是为了报什么十世之仇,也并不知道这粟特人就是羯人”

接着继续正色道:

“至于为什么杀这粟特人。”

“只是害怕未来大唐内部不稳,甚至发生战乱,周围和境外的这些异族趁着咱汉人虚弱的时候再来一次五胡乱华,不趁着大唐强盛之时把异族全清理走等什么?”

王忠嗣:

整个东楼的六层顿时无声。

大唐内部不稳?

再来一次五胡乱华?

趁着强盛时候把外族给杀绝了?

仅仅是有可能,就直接造下如此杀孽

话说,从大唐立国后,从东突厥,西突厥开始,大唐这百年间内迁了多少胡人?

光河套之地如今就设有六胡州,用来安置鲁、丽、含、塞、依、契等突厥降部。

这还不算其他迁入河内,河东,范阳,河北等地的杂胡

当初的羯人,便是内迁依附匈奴的入塞十九种之一。

突厥与匈奴又如此相像,难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