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无影无踪。那速度之快,简直如同鬼魅。
即便朱棣已经见过朱高煦施展这般身手多次,但每次看到,还是忍不住一阵惊叹。他心中暗自感慨,这便是宗师境的恐怖速度吗?如此之快,竟连自己都难以看清朱高煦的动作,这等身手,在江湖中怕是罕有敌手。
朱高炽见朱高煦已然离去,也急忙跟着要往外走,结果刚迈出一步,就被朱棣伸手一把拦住,只听朱棣沉稳地说道:“不急!”那语气中透着一种胸有成竹的淡定。
朱棣不慌不忙地转身,重新踱步回到屋内,悠然自得地坐了下来。在他心里,石当本就不是自己的心腹之人,其生死对自己而言关系并不大。况且自己已经答应朱高煦会处理暗中那些兴风作浪的“大老鼠”,即便石当死了,对大局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朱棣迈着沉稳的步伐,老神在在地来到房间深处。他的目光缓缓落在墙壁上悬挂着的那把长刀之上,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随后,他缓缓伸手将长刀拿了下来,从一旁拿起一块锦帕,仔细地擦拭着刀刃,动作轻柔而专注,仿佛在对待一件无比珍贵的宝物。嘴里还自顾自地嘟囔着:“本还想着用些温柔点的手段来处理你们这些家伙的,没想到你们一个个这么不省心,呵呵!”那笑声中带着一丝不屑与嘲讽。
轻笑一声后,朱棣转身看向朱高炽,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说道:“去,立刻带人将白文跃的府邸围起来,务必将白文跃牢牢控制住。还有……”说着,朱棣连着又点了五六个名字,每说出一个名字,语气便加重一分。
当然,朱棣心中不满的人绝不仅仅只有这几个。只不过现在朱高煦答应给自己的人才还没有送到,他也不能一下子将所有异己全部处理掉,只能徐徐图之。如今先抓几个典型,也算是给朱高煦一个交代。
朱高炽本来满心期待着能跟着朱高煦一同去瞧个热闹,毕竟石当那边闹出这么大动静,他也好奇到底是怎么回事。可朱棣既然已经将他喊住,他也不好再执意离开。毕竟在这燕王府中,朱棣的威严还是不容置疑的。
当听到朱棣说出这些吩咐之后,朱高炽眼神瞬间一亮,原本因被拦住而稍显郁闷的心情一扫而空,立马兴高采烈地应了下来:“唉,好的,爹!”那声音中满是欢快与热忱,仿佛得到了什么天大的好事一般。
说实话,朱高炽对白文跃这一众官员早就厌烦至极。他们平日里行事,除了总是自作主张,丝毫不把燕王府的规矩放在眼里之外,更为关键的是,这些人竟然得罪了自己的二弟朱高煦。
对于朱高煦,朱高炽心中的情感极为复杂且深厚。一方面,源自兄长对弟弟本能的爱护,毕竟他们是一母同胞的兄弟,自幼一起长大,那份亲情是刻在骨子里的。而另一方面,他对朱高煦还怀着深深的感恩之情。
想当初,若不是朱高煦,他朱高炽到现在恐怕依旧还是那个行动不便的大胖子。虽说身为燕王世子,在这燕王府中,没人敢当着他的面公然嗤笑他的身材。但他心里清楚,背地里那些下人、官员,定然会对着他这个胖乎乎的世子指指点点。而朱高煦的出现,不仅帮他找到了减肥的法子,让他成功瘦了下来,更是将他多年藏在心底的心病给一并消除。那种重获自信与尊严的感觉,让朱高炽对朱高煦感激不尽。
除此之外,现如今燕地能有如此蓬勃的发展,与朱高煦一手建立的新城那可是脱不了干系。每次朱高煦在新城那边研究出什么新奇有用的东西,总会或是主动被朱棣“征用”,或是被动地被老爹以各种理由抢来,用到燕地的建设当中。
在朱高炽心中,一直觉得朱高煦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比自己更适合太子这个位置。朱高煦不仅能力出众,在江湖中也有着极高的威望,而且心思聪慧,行事果敢。可即便如此,朱高煦不仅从未跟他争抢过太子之位,反倒一直在背后默默地为他付出,为燕地的发展尽心尽力。这让朱高炽越发觉得自己亏欠朱高煦太多太多。
然而,这太子的位置,朱高炽却不能轻易让出去。一来,他有自己的老婆孩子,身为一家之主,他得为家人的未来考虑。若让出太子之位,家人的处境恐怕会变得极为艰难。二来,这嫡长子继承制在大明朝廷中根深蒂固,诸多规矩和传统的束缚,也不可能任由他仅凭自己的性子就做出决定。
现在这些不长眼的官员得罪了朱高煦,朱高炽自然是满心不高兴。所以,当听到朱棣说要借此机会给朱高煦一个交代时,朱高炽比谁都高兴。仿佛终于找到了一个能为朱高煦出一口气,同时也能稍稍弥补一下自己心中亏欠的机会。
应答了一声朱棣之后,朱高炽不敢有丝毫耽搁,立马转身,迈着匆匆的步伐出门办事去了。
……
繁华的街道上,张辅眼见局势逐渐失控,当机立断,赶忙让手下快马加鞭前往燕王府汇报情况。安排妥当后,他独自站在酒楼的二层,眉头紧紧皱起,眼神凝重地俯瞰着下方那一片喧闹嘈杂的场景。此刻的街道,已然乱成了一锅粥,人群四处奔逃,哭喊声、叫嚷声此起彼伏,弥漫着一股紧张而混乱的气息。
另一边,厉响拖着石当在街道上一路狂奔,跑了好长一阵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