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十二,天空飘起的清雪,盖在屋顶上,也盖在了煤堆上。
烟囱冒的白烟混着雪,小黑趴在门口,尾巴上沾了层白。
院外响起一阵发动机的轰鸣声,紧接着就听见房天宇的喊声:“师父、师父!”
小黑从地上爬起,“汪汪汪”叫了几声。
高莹莹裹着棉袄,穿着棉拖鞋从屋里出来,打开院门。
“天宇,你咋来了?快进屋!”
房天宇这回学聪明了,没再穿那件皮夹克,而是穿了一件厚厚的羽绒服,跟在高莹莹身后,往院子里走。
边走边说道:“我找你们玩来啦!”
高莹莹笑着调侃道:“你是来找我俩啊,还是来找小华姐啊?”
房天宇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都找!都找!”
两人进了屋子,李婉如热情的招呼着,“天宇来啦,快坐!外面冷吧,我去给你倒点热水。”
“阿姨,别忙了!我找旭东玩来了,这就走!”
三眼儿、疯子坐在沙发上,笑着点头示意。
陈旭东斜着眼睛看着他,“这大冷天的,消停在家眯着不好吗?去哪玩啊?”
“我听小华说今天有大集,咱们去赶集呗?”房天宇笑着答道。
“那你就和小华姐去呗,叫我们干啥?”陈旭东没好气的说道。
房天宇双手合十,装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拜托了,师父!”
陈旭东笑了笑,扭头看向高莹莹,“你想去吗?”
高莹莹轻轻点头,小声说道:“我还没赶过集呢!”
陈旭东一拍大腿,“那就去,咱们这就走!”抬眼瞅了瞅房天宇的打扮,“天宇,我建议你换身装扮!”
“为啥?”房天宇低头瞅了瞅自己的衣服、裤子、鞋,没啥问题啊。
“你这身太招贼!”陈旭东转头看着高莹莹,“莹莹,你让我妈给你找两件她平时在家干活的衣服换上。”
“用得着这么小心吗?”高莹莹一脸不解的问道。
三眼儿笑呵呵的说道:“大嫂、天宇,你俩就听我大哥的吧。”
高莹莹不情不愿的“嗯”了一声,跟着李婉如上楼换衣服去了。
房天宇一脸的自信,“我就不信,谁能在我身上偷走东西!”
他这个样子,活脱脱就是地主家的傻儿子。
陈旭东给了三眼儿一个眼神,“给他露一手!”
三眼儿点点头,从沙发上站起身,笑呵呵的走到房天宇近前,“好久没实战了,也不知道行不行!”
说话的工夫,房天宇身上的bb机和钱包,己经出现在他手里。
房天宇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思议,“你是怎么做到的?”
三眼儿把东西还给他,笑了笑,“这都是小把戏,没啥技术含量。”
“那也不换!我就不信了,咱们这么多人,小偷还敢对我下手!”
看着房天宇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
陈旭东摇头苦笑。
年根底的农村大集,是小偷犯罪最为频繁的地方。
这时候,家家户户都要采买年货,大集上人来人往,大家只顾着买年货,沉浸在节日的气氛里,警惕性几乎最低,小偷极易得手。
再有,因为快过年了,人们身上带的钱也比平时多不少,小偷出手一次,就赶上平时出手好几次。
尤其是那些打扮光鲜的,看着有钱的,自然就成了小偷的重点关照对象。
既然他想尝试丢东西的乐趣,那就随他去吧。
陈旭东、三眼儿、疯子上身穿的都是破旧的军大衣,下身套着羊皮裤,和普通的村民别无二致。
高莹莹上身青色棉袄,下身是一条加厚的高腰棉裤,活脱脱的就是村姑。
几个人穿戴整齐,开着车到了玉田矿,接上钱华,然后首奔青泉大集。
在大集边上停好车,六个人溜溜达达的混入赶集的人群中。
西北风卷着雪沫子扫过集口,冻红的耳朵,能听见此起彼伏的吆喝。
冻梨、冻柿子摊前堆着半人高的筐,摊主裹着军大衣跺着脚,嗓子喊得冒白烟:“冻梨一块钱5斤,嘎嘎甜,不甜不要钱!”
赶集的人裹着棉袄往前挤,自行车铃铛在人群里叮铃乱响。
卖春联的把红对子挂满竹竿,“福”字被风吹得哗哗响,肉案子上的猪肉冻得邦邦硬,油星子溅在案板上凝结成白色。
角落里的爆米花机“嘭”地炸开,白花花的爆米花,混着焦香飘出去,引得半大孩子追着跑,棉鞋踩在雪地里咯吱响。
大集上卖什么都有,烟酒糖茶、鸡鸭鱼肉,猪牛羊肉,对联、鞭炮、福字
可以说,过年所需要的各种东西,都能在集市里找到。
这是高莹莹第一次赶这种农村大集,感觉什么都新鲜,啥都想看看。
陈旭东拄着拐,在拥挤的人群中走得艰难,要不是三眼儿和疯子在旁边扶着,说不上摔几个跟头了。
房天宇和钱华走在最前面,当起了开路先锋,他身上洁白的羽绒服,现在也被蹭得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