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要哄皇上,还要哄浣碧,时时照顾她的小脾气。
若是玉娆,绝对不会让她如此操心。
最终浣碧就算是不愿意,还是去了长春宫。
在长春宫中,欣常在在床边,着急又心疼的为淑和公主换汗巾。
只是,她的小脸烧得通红,像是红苹果一样。
“欣常在!”
甄嬛轻声唤道,双眸之中尽是心疼之意。
闻言,欣常在看向了甄嬛,扯了个笑容,道:“见过莞嫔娘娘,娘娘吉祥!”
“自家姐妹,不用多礼!淑和公主怎么样了?可退了高热!”
闻言,欣常在的眼泪就像是断线的珠子一样,啪嗒啪嗒的落下来。
甄嬛连忙用手绢为欣常在拭泪,她的眼眶子也盛满了泪水,似落非落,美得不像话。
“没有!太医说若是今日退不了,淑和就”
说着,欣常在就小声哭了起来。
她的淑和最是可怜,跟了不受宠的额娘,自小就不长在额娘身边。
现在回到了额娘的身边却生起了高热,像是随时就要死一样。
“欣姐姐,淑和一定会没事的。她是天子子嗣,肯定有龙气庇佑!”
甄嬛安慰道,现在只能这样想,烧了几日,就算是真的退了烧,也怕是个傻子。
夜晚降临,华贵妃正拿着剪刀剪灯芯。
今夜,注定不会安稳。
“娘娘,您要不要早点休息?”
颂芝小心翼翼的看着自家主子,这些日子娘娘好似都不怎么开心。
“本宫想再坐坐。你看这烛火,燃得多好!只可惜,它最终会消失。”
华贵妃呆呆的看着烛火,若不是皇上舍不得自己的命,淑和又怎会高烧不退,今夜就会夭折。
“娘娘。”
颂芝不懂,娘娘这话是什么意思。
这烛火本就是这样用的,总不能用来供着。
同时,皇帝也见到了余莺儿,她笑看着皇上,道:“两个月之期已到,现在便是收割的时候。”
“这次是淑和公主,下次是谁呢?三阿哥或是温宜公主?”
“没了孩子挡劫,那么会是死谁?”
“皇上,您要注意了哦!要到你了。”
“哈哈哈!薄情的男人,活该!”
余莺儿的声音在皇帝的耳边响起,他慌张的看向四周,语气中带着哀求之意,道:“莺儿,你到底要怎样才能放过朕?我是皇帝,整个大清的主人。”
“朕要是出了什么事,整个大清都会乱的。”
皇帝慌张得不行,他不想死,他是皇帝,他应当万寿无疆。
“哈哈哈!大清本就是异族,大兴文字狱,使得文化断层。”
“为了防治倭寇,实行闭关锁国,不与外族交流,自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
“其实不过是坐井观天,鼠目寸光。”
余莺儿只要想到近代史,便想将大清的皇帝屠杀掉,特别是乾隆。
这就是她每次弄死弘历的原因,这狗玩意啥也不是!
“胡说八道,妇人之言。大清乃是天朝上国,万邦来朝。你这个小妇人知道什么。”
皇帝怒瞪着余莺儿,他是怕死不假,但他绝对不允许别人侮辱大清的国策。
余莺儿双眸微寒,闪到了皇帝面前。
她冰凉的小手掐住了皇帝的脖子,狠戾的说:“皇上,既然如此理直气壮,嫔妾便不再守信用直接送你下去,见见先皇?”
皇帝喘不过气来,他抓住余莺儿的手,双眸充满的血丝,艰难的说:“你说过只要朕还有子嗣,你便会让子嗣代替朕。”
余莺儿松开了手,冷眸看着皇帝,道:“那皇上也别说激怒我的话。不然,我会杀了你哦。毕竟,我是鬼,鬼话也有人相信?”
她的身形逐渐消失,皇帝才大口喘着气。
他摸着自己的脖子,心里后怕不已。
余莺儿太过于情绪化了,稍稍不注意就会激怒她,最终丢了性命。
他整理好了自己的情绪,喊来了夏刈,要求他去找除鬼的道士。
在晨光熹微的时候,淑和的烧退了下来。
欣常在欣喜不已,激动的说:“终于是退烧了!淑和,额娘的淑和终于退烧了。”
欣常在喜极而泣,敬妃与齐妃对视一眼,双眸和脸上都挂着欢喜之意。
“佛祖保佑!淑和总算是没事了。”
敬妃自己没孩子,却很喜欢孩子。
在知道淑和高烧不退的时候,她心里也跟着提了起来,担忧了几日。
现在看到淑和退烧,敬妃也松了口气。
“齐妃姐姐,我们回去吧!太医说过高热退了,淑和便会好起来的。”
敬妃的语气带着几分轻松,总算是熬过去了。
“也好!昨夜守了一晚,本宫也累了。欣常在也好好休息,可不能淑和好了,你却…”
齐妃虽说嘴笨,但也隐约知道什么能说和不能说。
“多谢娘娘关心,嫔妾必定会好好保养自己,照顾好淑和。”
欣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