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力的宣传素材。
夕阳西下,劳累了一天的“都市农夫”们,带着满身的泥土、疲惫却满足的笑容,以及一小把自己亲手采摘(或在托管地块由社员代采)的、水灵灵的蔬菜,依依不舍地踏上归途。车子驶离时,不少人探出车窗挥手告别:“下周末我们还来!”“帮我们看好我们的菜啊!”
喧嚣了一天的张家沟,渐渐恢复了宁静。但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那份混合了汗水、欢笑和泥土气息的特殊活力。
铁柱、王翠花、李狗蛋等人,虽然累得几乎散架,但看着那五百块已经被精心耕种、充满希望的菜地,看着账面上新增的、沉甸甸的预付款,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柱哥,真没想到……这帮城里人,干起农活来,还挺像那么回事!”李狗蛋一屁股坐在地上,咧着嘴笑道。
“是啊,”王翠花擦着额头的汗,眼神明亮,“他们是真的喜欢这里,喜欢这种自己动手的感觉。”
二牛则已经开始规划:“总裁,我看有几个家长带孩子特别有耐心,咱们是不是可以搞个‘亲子农耕课堂’?”
铁柱看着眼前这片被赋予了新意义的土地,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绪。这不仅仅是解决了眼前的生存危机,更仿佛是打开了一扇窗,让城里人看到了乡村的价值,也让村民们看到了自身承载的、不同于单纯农产品生产的另一种可能。
“共享”的,不仅仅是土地和蔬菜,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情感体验,一种对自然和传统的回归。
他知道,这条路走对了。这辆被迫驶入的“共享”快车,虽然起步颠簸,但前景广阔。
然而,他也看到了管理中暴露出的问题:接待能力不足,服务流程有待优化,应对突发状况的经验欠缺……这些都是需要尽快改进的地方。
“大家今天都辛苦了!”铁柱对围拢过来的核心成员说道,“但这只是开始!后面还有更多的‘地主’要来!咱们得把服务做得更好,把体验做得更棒!让每一个来张家沟的人,都能爱上这里,都能成为咱们‘铁柱’品牌的忠实朋友!”
夜色降临,铁柱独自一人走在田埂上,看着那些在月光下静静生长的秧苗(包括系统加速培育的和“地主”们亲手种下的),摸了摸怀里的板砖。
“砖爷,您看,这地里,好像不止长出了菜,还长出了点别的什么东西……”
【哼!人心所向,方为根本!此模式虽好,然管理挑战巨大,易生事端!汝当谨慎经营,莫要辜负了这份来自城市的信任!】砖爷的提醒依旧冷静而客观。
铁柱重重地点了点头。他明白,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无论如何,“共享菜园”这步棋,让他在与宋思明的这场不对称战争中,看到了一片充满生机的战略缓冲带。
城里人认领土地的脚步,不会停止。而“铁柱集团”的故事,也将在与这些新“地主”的互动中,翻开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