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我在农村用母猪搭上财富快车> 第110章 上市前的财务审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0章 上市前的财务审计(1 / 2)

上市决议如同一道无声的指令,让整个“铁柱集团”的运转节奏再次提速,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规范要求。最先抵达张家沟,并带来第一轮冲击的,是冷凌月通过关系请来的国内顶尖会计师事务所——“信诚审计”的精英团队。

带队的是合伙人高博,一位四十岁上下,戴着金丝眼镜,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浑身散发着专业和严谨气息的男人。他身后跟着七八个同样穿着笔挺职业装、抱着笔记本电脑和厚重文件箱的年轻审计员。当他们一行人踩着锃亮的皮鞋,走进那座由废弃小学改造、墙上还残留着儿童涂鸦的集团总部时,强烈的违和感让空气都仿佛凝固了几秒。

高博的目光快速扫过简陋的办公室、用课桌拼成的会议台,以及窗外那片充满生机的农田和偶尔走过的、穿着工装的村民,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但职业素养让他迅速恢复了平静。

“张总,冷总,您好。我们是信诚审计的项目团队,受聘对‘铁柱集团’进行上市前的全面财务审计。”高博的声音平稳,不带任何情绪色彩,“接下来的几周,可能会需要贵公司各个部门的全力配合,打扰之处,还请见谅。”

铁柱看着这群“天兵天将”,心里有点打鼓,但还是努力摆出镇定的样子,握着高博的手:“高经理,欢迎欢迎!俺们一定全力配合!需要啥你就说!”

王翠花作为内控和财务的主要对接人,更是紧张得手心冒汗。她知道,真正的考验来了。

审计工作迅速展开。会议室被临时征用,堆满了凭证箱和资料。审计员们如同精密仪器,开始按流程索要资料:从成立之初到最近一期的所有账簿、凭证、合同、银行流水、纳税记录、资产清单、采购单据、销售记录……

最初的混乱是不可避免的。

当审计员要求查看三年前合作社刚成立时的原始账本时,王翠花红着脸,搬来了几个有些磨损的硬壳笔记本——那是她最开始用来记账的。上面用娟秀的字迹记录着每一笔收入和支出,格式并不完全规范,偶尔还有涂改的痕迹,甚至夹杂着一些只有村民才懂的代号,比如“李叔家鸡蛋款(大)”、“后山二号地松露收入”。

年轻的审计员小李拿着这本充满生活气息的“账本”,表情有些僵硬,看向高博。

高博推了推眼镜,面不改色:“原始记录是审计的基础,无论形式如何,真实完整即可。请王总协助我们,将这些记录梳理成电子表格,并补充必要的说明。”

紧接着,资产盘点又出了问题。审计员按照固定资产清单去核对合作社的农用机械,发现清单上的一台小型拖拉机,实际上已经被拆解,零件用于维修另外两台了,但账面上还作为整体资产存在。

李狗蛋挠着头解释:“俺们觉得反正还能用,拆了修别的更划算,就没想着走啥报废流程……”

高博在本子上记录着,语气依旧平稳:“理解。但按照会计准则,这需要进行资产减值或报废处理。请提供相关的内部决策记录和后续处理说明。”

更大的“惊喜”出现在核查销售和采购流程时。审计员发现,早期很多与村民之间的农产品收购、劳务结算,并没有规范的合同和发票,大多是基于口头约定和简单的收条,甚至有用烟盒纸写的欠条。一些与周边小供应商的交易,也存在类似情况。

“张总,这些……缺乏必要的法律凭证和税务票据,在审计上无法确认其真实性和完整性,也无法准确核算成本和收入。”高博指着那一堆五花八门的“凭证”,语气终于带上了一丝凝重。

铁柱看着那些熟悉的、代表着创业初期艰辛与信任的纸条,心里很不是滋味。“高经理,咱们农村以前都这样,凭良心办事,一口唾沫一个钉……”

“我理解您的意思,张总。”高博打断了他,语气缓和但坚定,“但资本市场只认‘规则’和‘证据’。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必须进行追溯调整和补充确认,可能需要补缴税款,甚至……如果无法取得合规票据,这部分利润可能需要做审计调整,直接影响公司的业绩表现。”

这番话让铁柱和王翠花的心都沉了下去。他们意识到,过去的“灵活”和“信任”,在冰冷的审计准则面前,成了巨大的隐患。

审计工作进行到中期,压力与日俱增。不断发现的核算不规范、内控缺失、证据链不完整等问题,让整个团队的气氛变得压抑。连李狗蛋都感觉到不对劲,私下里跟铁柱抱怨:“铁柱哥,这帮人是不是故意找茬?咱赚的钱明明白白的,他们这也不认,那也不认!”

铁柱虽然心里也焦躁,但他知道高博团队只是在做他们份内的工作。“狗蛋,别瞎说!是咱们以前不懂规矩,现在就得按规矩来!这是好事,帮咱们把以前的漏洞都补上!”

他找到高博,态度诚恳:“高经理,有啥问题你尽管指出来,俺们改!需要补啥手续,俺们去跑!需要找村民核实,俺们去协调!绝不给上市拖后腿!”

高博看着铁柱那双清澈而坚定的眼睛,以及王翠花等人虽然疲惫却积极配合的态度,心里那点因环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