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我在农村用母猪搭上财富快车> 第152章 让乡土智慧,走向世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2章 让乡土智慧,走向世界(2 / 2)

的市场,同时尝试建立一套获得国际认可、但又贴近生产实际的生态农产品评价标准和溯源体系。

第四,人才培养与社区赋能:借鉴“铁柱小学”和乡村研学的经验,为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农村社区,培养具备生态农业理念和技能的年轻人才。

这个构想,远远超出了一个农业企业家的常规思维,带着一种近乎理想主义的宏大愿景。集团内部不乏质疑的声音,认为这投入巨大且回报周期漫长,甚至可能为潜在的竞争对手做嫁衣。

但在一次关键的决策会议上,张铁柱力排众议,他少有地显得有些激动:

“咱们不能光想着自己碗里这点肉!是,成立这个联盟,短期内可能赚不到钱,还要往里搭钱搭人。但你们想想,当初要是没有冷总拉咱们一把,没有省农科院陈教授他们帮忙,咱们能走得这么顺吗?”

“生态农业这件事,靠一家一户,一个公司,甚至一个国家,都做不大,做不强!这是个全球性的难题,也需要全球性的智慧和力量!”

“咱们现在有点能力了,就不能只盯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把咱们的经验分享出去,把别人的好办法学过来,大家一起把生态农业这条路走通了,走宽了,这难道不是比多赚几个亿,更有意义的事吗?这对咱们自己的长远发展,也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他的话语,带着一种超越商业利益的格局和情怀,最终说服了管理层。

在冷凌月的全力支持和月华集团国际资源的助推下,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他们联系了国内外多家在生态农业领域享有盛誉的机构和企业,出乎意料地,得到了非常积极的响应。很多人都还记得张铁柱在那次国际论坛上充满泥土芬芳却又发人深省的演讲,对他提出的“有温度的生态农业”理念和成立联盟的构想表示高度认同。

半年后,“全球生态农业联盟”成立大会,在中国东部的一座城市隆重举行。会场内,旗帜飘扬,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汇聚一堂。张铁柱作为联盟的首任轮值主席,与冷凌月以及其他几位来自不同大洲的发起方代表,共同按下启动按钮。

在随后的发言中,张铁柱看着台下来自世界各地的盟友,心潮澎湃。他没有再讲具体的技术,而是动情地说道:

“今天,我们站在这里,不是因为我们是多么强大的公司,掌握了多么先进的技术。我们站在这里,是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农业,应该让土地更健康,让食物更安全,让农民更有尊严,让乡村充满希望!”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我们的方法可能各不相同,有的看起来很‘高科技’,有的像我们一样,看起来很‘土’。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愿意放下偏见,打开大门,互相学习,彼此支持!”

“让扎根于土地的古老智慧,与现代科技碰撞出新的火花;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态实践,在这个平台上交流融合。我相信,只要我们携起手来,就一定能为这个星球的农业,找到一条更加可持续、更加充满生机与温度的未来之路!”

掌声,如同雷鸣,久久不息。

“全球生态农业联盟”的成立,是张铁柱人生和事业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他从一个凭借个人奇遇和努力成功的农民企业家,向一个具有全球视野和行业担当的引领者的转变。他将他那套源于张家沟、源于老母猪的“乡土智慧”,成功地推向了世界舞台,并赋予了其新的时代内涵和国际意义。

这条从猪圈出发的道路,如今已然通向了一片无比广阔的天地。而张铁柱,这位曾经的农村青年,正以他独有的方式和步伐,在这片天地间,坚定地留下自己的印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