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州市国土资源局。
这栋建于八十年代的灰色小楼里,弥漫着几十年积累下来的陈旧纸张气味。
侯亮平带着一队检察人员和特警,第二次踏进这里。
他没有惊动任何人,直接向国土局办公室主任出示季昌明签发的搜查令。
“我要查阅所有档案。”
侯亮平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特别是那些被归入'废弃'、'待销毁'或者'无价值'的卷宗。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储藏间,都不能放过。”
办公室主任额头瞬间冒出汗珠。
他连连点头,看得出这次来的阵仗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大。
地毯式搜查开始了。
反贪局的干警们戴上手套和口罩,钻进积满灰尘的档案室。
翻动卷宗的沙沙声在寂静走廊里回响,像是时间在低语。
半天过去,毫无进展。
那些卷宗摆放整齐,但也干净得过分,没有任何可疑痕迹。
侯亮平站在窗边,望着楼下院子里那棵光秃秃的老槐树,眉头紧锁。
“侯局,会不会是我们想错了?”
陆亦可走过来,声音里透着疲惫。
“这么多年过去,真的证据可能早就处理掉了。”
侯亮平摇头。
“赵立春那样的人,绝不会轻易相信'处理掉'三个字。”
他的目光扫过整栋大楼的结构图。
“他要的是绝对掌控。这栋楼建于八十年代,除了地上四层,还有地下室吗?”
“有,有一个。不过早就不用了,堆满了杂物,还漏水,前两年就用砖墙封死了,怕出安全事故。”
侯亮平眼中闪过一道光芒。
“带我们去看看。”
地下室入口被一道新砌的砖墙堵得严严实实。
特警队员拿来工具,叮叮当当一阵敲击,很快砸开一个洞口。
一股混合着霉味、尘土和腐败纸张的浓重气味扑面而来,呛得人直咳嗽。
手电筒光柱刺破黑暗。
照亮的是一个垃圾填埋场般的空间——损坏的桌椅、报废的打印机、生锈的文件柜堆积如山。
地面汪着一滩滩污水。
天花板垂下的蜘蛛网,在手电筒光束中摇摆。
“封锁这里,仔细搜!”
侯亮平下令。
干警们强忍着恶劣环境,开始在垃圾堆中翻找。
陆亦可最是细心。
她注意到墙角有一堆被水浸泡过的旧报纸,已经烂成纸浆。
戴着手套,她小心翼翼拨开最上层,发现下面压着一些更厚实的纸张碎片。
那些碎片已经和报纸黏连在一起,边缘模糊不清。
她花了很大力气,才将几片分离出来,平放在一块干燥木板上。
纸张是当年政府公文常用的那种,质地厚重。
虽然残缺不全,但上面用钢笔书写的字迹依然顽强存在着。
陆亦可屏住呼吸,辨认着那些模糊字眼:
“大风……厂……”
“……土地使用权……置换……”
“……光明区……”
碎片太小,信息支离破碎,根本无法拼凑出任何有价值的句子。
就像一个破碎的梦,只有几个让人心惊肉跳的关键词。
希望燃起一瞬间,又迅速被现实浇灭。
与此同时。
京州市委副书记孙连城的办公室里,宇宙的和谐被一份来自市纪委的通知打破了。
通知大意是,纪委在检查中发现,他办公室里存放的一些过期文件没有按照保密规定及时清理,存在“安全管理漏洞”,要求他提交一份深刻的书面检查。
孙连城看着那份通知,感到一阵来自凡俗宇宙的深深疲惫。
他不过是把那个从《资治通鉴》里掉出来的牛皮纸笔记本随手放在了书架上,这就成了“安全漏洞”?
“唉,官僚主义猛于虎,形式主义害死人啊。”
他对秘书小王感叹。
“我一心探索星辰大海,奈何总有人要拉着我研究办公室的鸡毛蒜皮。”
但检查必须写。
为了尽快摆脱这件烦心事,让他能重新投入到对“暗物质与懒政哲学关联性”的思考中去,孙连城决定走个捷径。
他从抽屉里翻出一本《机关公文写作大全》,找到“检查报告”章节,照着模板填空。
稍作修改后,一篇文采斐然、逻辑严密、态度诚恳的检查报告便新鲜出炉。
报告最后,根据模板里的“拔高升华”章节,他还提出了一条“建设性意见”
“为深刻吸取教训,举一反三,杜绝此类安全隐患,建议在全市党政机关单位内,开展一次'休眠档案唤醒暨标准化清扫'专项行动。
对所有库房、储藏室、地下室等区域存放的,超出规定保存年限的历史遗留文件、废弃资料进行全面登记、鉴定与集中销毁。
此举既能释放物理空间,更能堵塞管理漏洞,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