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城坐在会议桌旁,听着报告,心里那股不祥的预感越来越强烈。
直到他听到“不知名热心人士”这几个字,他才浑身一激灵,彻底明白了。
又是他们!
他的一句失眠牢骚,竟然变成了一场波及全市的“扫雷行动”。
他已经不敢再说话了。
他发现,自己说的任何一句话,无论多么无心,多么日常,都会被那群狂热的信徒,像对待一个神圣的经文一样,进行逐字逐句的“阅读理解”,然后掀起一场他自己都无法预料的滔天巨浪。
他必须闭嘴。
从那天起,孙连城开始在办公室里练习“禁言”。
秘书小王进来汇报工作,他只是点点头,或者摆摆手。
需要他签字的文件,他拿过来看完,签好字,再推回去,全程不说一个字。
必须回答的时候,他也只用最简单的音节:“嗯”、“啊”、“好”、“行”。
他以为,只要自己不提供任何“经文”,这群疯狂的“解经家”总该消停了。
然而,他又一次低估了这群人的脑补能力。
他这种极致的沉默,非但没有让热度降下来,反而被解读出了新的、更高的境界。
新一期的《熵增研究内参》上,刊登了赵明轩亲笔撰写的头条文章。
标题是:《大道至简,知者不言——从孙书记的“默”看领导力的最高形态》。
文章写道:“近期,我们有幸观察到,孙书记的言语变得愈发稀少。这绝非偶然。这标志着导师的思想,已经从‘言传’阶段,跃升到了‘意会’的更高维度。”
“一个‘嗯’字,包含了对下属工作的肯定与信任;一个‘好’字,凝聚了对决策的果敢与担当。他将万千道理,熔炼于最简单的音节之中,这正是‘大道至简’的体现。”
“导师的沉默,不是无话可说,而是他将沟通的能量消耗降到了最低,从而达到了‘管理熵’的极致优化。他的沉默,本身就是宇宙最响亮的声音!”
这篇文章一出,再次引爆了北莞官场。
一股模仿孙连城“极简主义沟通风格”的潮流,在中青年干部中迅速蔓延开来。
他们开始以说话简练、多听少说为荣,认为这才是“高熵值领导”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