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的这番话,虽然歪到离谱,但从理论上……好像……竟然他妈的能自洽?
看到王梁脸上的动摇,孙连城知道,该上第二道菜了。
“当然,”孙连城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温和,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情怀,“这只是其一。”
“其二,老王,我们也要讲情怀嘛。”
“这个赖三,他问题再多,他是什么?是我们北莞市土生土长的本地企业,是千千万万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小微企业的一个缩影。”
“对于这样的企业,能一棍子打死吗?不能!”
孙连城的声音里充满了痛心疾首。
“我们要给他一个机会!一个改过自新,浪子回头的机会!”
“这次的改造项目,就是我给他的一个‘试炼场’。他要是能抓住这次机会,洗心革面,把项目做好,那我们不仅盘活了一栋楼,更是挽救了一个‘失足’的企业家!这背后的社会意义,比项目本身,大得多啊!”
一套“宏大叙事”加“人文关怀”的组合拳,把王梁打得晕头转向。
他感觉自己的脑子,已经被孙连城搅成了一锅浆糊。
他还是觉得哪里不对劲,但孙连城如今在北莞那“料事如神”的光环太盛,让他根本不敢再轻易地去质疑。
万一孙书记这次,又是在下一盘惊天动地的大棋呢?
万一这个烂泥扶不上墙的赖三,真被孙书记给点化了呢?
王梁不敢想下去了。
他端起桌上那杯已经凉了的茶,一口闷掉,像是喝了一杯苦酒。
“孙书记……你的想法,太……太超前了。”王梁憋了半天,最终只能挤出这么一句。
“我保留意见。但是,既然是市委的决定,我会执行。”
“不过,丑话说在前面!这个项目,我会派人死死盯着!二十四小时盯着!一旦出现任何质量问题,我第一个上报省里!”
说完,王梁头也不回地走了。
孙连城看着他气冲冲的背影,嘴角的笑意再也藏不住了。
盯着?
太好了!
你越是盯着,到时候楼塌了,你这个分管副市长的监管责任,就越是跑不掉!
到时候,我俩正好做个伴,一起去市图书馆看大门!
孙连城力排众议,强行指定“滚刀肉”赖三承接项目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北莞官场。
大部分干部的反应和王梁一样,觉得孙书记这次肯定是“玩脱了”,开始抱着幸灾乐祸的心态,等着看他怎么收场。
而另一小撮人,以赵明轩的“自然秩序与行政逻辑应用研究院”为首的“孙学”信徒们,则又一次陷入了狂热。
他们连夜召开紧急研讨会。
一篇名为《论“反向激励”在僵化系统压力测试中的实践应用——以赖三建筑队中标案为例》的重磅论文,已经拟好了提纲。
在他们看来,导师这一手,简直是神来之笔!
这是在用一个“不可控的负面变量”,去主动冲击一个“稳定的僵化系统”,从而观察系统在极限压力下的真实反应,为后续更大规模的改革,收集最宝贵的第一手数据!
导师的境界,又一次,超越了他们所有人的想象!
身处风暴中心的孙连城,对此一无所知,也毫不在意。
他关掉手机,拔了座机线,将自己反锁在办公室里,泡上一壶极品大红袍,开始了他最喜欢的娱乐活动——畅想未来。
他仿佛已经能看见,几个月后,那栋在风中摇摇欲坠的烂尾楼,将成为他渎职的铁证。
媒体的口诛笔伐,同僚的落井下石,领导的雷霆之怒……
最终,他会被一撸到底。
不,发配到市图书馆,就足够了。
想到那每天扫地、看报、喝茶的美好画面,孙连城忍不住笑出了声。
这次,稳了!
绝对稳了!
谁来了都拦不住!我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