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第12章 林豪:一群溜须拍马之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章 林豪:一群溜须拍马之辈!(1 / 2)

时隔一个月之后,早朝再度举行。

“今日早朝先不议事了,咱要考校一下诸卿,”

“假如,咱是说假如,”

“我大明将来陷入天灾不断、外敌袭扰、流民四起、国库空虚等等,内忧外患的局面,该如何摆脱困境?”

听到皇帝这突如其来的话题,群臣均诧异不已,

陛下怎么想到这一茬?

这种“不吉利”的事,是能摆到朝堂上公开聊的吗?

还是慎言为妙。

那些提前收到皇帝要廷议风声,原本想着借机表现一番的言官们,更是低眉顺目,站立不动,

于是乎,朝堂陷入了一片沉寂。

站在后排队列中的林豪,也是暗暗地撇了撇嘴,

这人一旦生过病,就会有了新的感悟!

特别是老朱这般先失去了自己的继承人,又重病一场的上位者,

他会想到这种大明的极端情况,属实正常,

毕竟根据原本的历史轨迹,他这会已经步入“黑化”的阶段了。

他们是怕一个说不好,引得老朱震怒,被弄死,

那就让我来!

就在林豪准备出列之际,还是有人抢先了一步,

只见前排,一个中等身高、身材微胖的青袍官员出列拜道,

“臣翰林学士兼东宫署官黄子澄启奏,”

“臣以为陛下说的这种情况,根本不会发生,”

“自大明立国以来,国力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洪武盛世一派繁华,”

“陛下还将一系列理政安民的经验,编订成祖训,作为治国的基石”

“只要后世朝廷一直秉承陛下您的方法,”

“我大明必定可以长盛不衰,”

“请陛下勿忧。”

这时又一名身材瘦长的中年青袍官员出列,

“臣兵部主事兼东宫署官齐泰启奏,”

“臣附议黄大人所言,陛下制定的法度条例,乃我大明不变的治国策略,”

“只要严格执行,必然不会出现内忧外患的局面,”

“即使有,也只是个例,内忧只需要针对性派出官员安抚,”

“而外患,陛下天威震慑四海,外夷无不臣服。”

“请陛下放心。”

齐泰话音刚落,武将队列前端,一名身材魁梧,浓眉方脸的中年将领,整了整身上的绯色官袍出列拜道,

“臣左军都督府都督、曹国公李景隆启奏,”

“我大明天兵所向无敌,”

“想那北元已经被打得处于苟延残喘的境地,根本无法威胁到我大明,”

“连远在西域的元人首领帖木儿、黑的儿火者都已经派人朝贡臣服,”

“而西南边的麓川人,更是被西平侯打得找不着北,”

“陛下如果不放心,”

“臣愿意再领兵,再去会一会他们。”

“另外,”

“早前您派人传旨,让臣去探查辽东的女真人情况,也已有眉目了,”

“他们现在就是区区几万人的渔猎部落,而且还分裂松散,根本不足为患。”

“请陛下宽心。”

由于凉国公蓝玉去四川平叛未归,当下朝中武将位份最高的便是他李景隆,

所以,他必须得出列表态。

朱元璋在养病期间,并不是完全不理事,

派了自己信赖的外甥孙李景隆去收集女真人的情况,

于是李景隆也趁机把自己办差的成功汇报了下。

有了黄子澄、齐泰的定调,以及李景隆的跟进表态,

廷议拯救危局的话题,变成为“歌颂”

“我大明君臣上下齐心,绝对不会出现大危局”

“内忧外患,那是元朝末年才是的”

“元朝天命不在,顺帝昏聩无道,才会失了天下,我大明绝对不会重蹈覆辙”

“陛下天众英明,我大明在您的指引下必定千秋万世”

“。。。”

依旧在队列里的林豪,听着这些“没营养”

轻轻地抖动着嘴皮子,有些哭笑不得,

一个严肃且带着悲剧色彩的议题讨论会,竟然能被他们不着痕迹地掰扯成了“表忠”

我都不忍心去插入话题,说点大实话,

破坏这一派和谐的局面了。

此时,高坐御上的朱元璋,已经无法忍受自己的议题被“带偏”

“混账!”他脸露寒芒,愤而拍击龙椅,呵斥道,“咱让你们讨论如何挽救危局,”

“结果尔等一个个都在扯空话,”

“满朝文武竟然没有一个能说出有用的,”

“都是饭桶!”

朱元璋是开国君主,是马背上夺天下,

虽然登基之后接受了儒家的“帝王礼仪培训”

但他原有的言行习惯,还是难以改变,

除了习惯性自称“咱”,而非“朕”

还有便是盛怒之下,喜欢用粗俗的词语骂人。

没出列发言的官员,则是低头不语,在心里暗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