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林豪这厮先。。。先打入诏狱,”
“等候咱的发落”
叒是打入诏狱,等候发落?!
我没听错吧?
竟然不是即刻处决?
老朱竟然还能容忍下我?!
是不是我没有抨击到位?
百官的请杀呼声,不够强烈?
前几次进诏狱,都没把我往死路上发落,这次难保不会再出岔子!
“陛下,臣不死不足以平。。”
可“众怒”
“陛下,三思啊!”不住了,抢先说话道,
因为皇帝已经不是第一次让林豪进诏狱,听候发落了,
这次保不齐皇帝又搞小动作。
方孝孺决定冒着触犯天威的风险,力争当朝格杀林豪。
朱元璋微眯起眼睛,沉声说道,“方孝孺,你是什么意思?”
“咱已经答应发落林豪了,尔等还要如何?”
方孝孺拜道,“陛下容禀,您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若想社稷平稳,则官、学两界先稳,”
“林豪不死,不足以平息百官和天下学子之怒,”
“请速斩林豪以安人心。”
说完,方孝孺跪地用力一叩首。
紧接着,参劾官员纷纷跪地,表态附议“速斩林豪”
朱元璋见众官员“逼宫”
脸色再度阴沉如水。
林豪看着方孝孺的身影,眼神中透着满满的感动,
他发自肺腑地觉得这个固执的胖子,是那么的可爱,
在原本的历史上,朱棣在靖难成功后,
老朱快杀我平众怒吧!
“臣燕王棣启奏,刚才方大人所言,什么父皇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大错特错,”
“我大明朝,是父皇与百姓共治天下!”
“没有百姓,哪有大明?”
“士大夫们只是辅佐父皇治理大明,”
“请诸位大人,不可本末倒置。”
说到这里,朱棣顿了顿,扭头看了一眼林豪,继续说道,
“至于,父皇是速斩林豪,还是打入诏狱发落,不都一样吗?”
“百官和天下学子之怒,早晚是会平息的。”
言毕,朱棣再度躬身一拜。
朱棣怎么突然站出来为我说话?
他这一套“与百姓共治天下”,足以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老朱一向标榜自己是布衣天子,大明百姓的守护者,
这句本末倒置,还有官、学之怒迟早会平息,
要崩了吗?!
朱元璋此刻也目光灼灼地审视着朱棣,
对他们咱就得恩威并施。
怎么让咱不省心的人,总是会凑到一块呢?!
“方孝孺,还有诸卿的不忿心情,咱有数,”
“但燕王说的在理,”
“这林豪速杀,还是迟点杀,没啥区别,”
“所以,还是先押入诏狱吧,”
“退朝!”
说完,朱元璋便起身走下御台,迅速往大殿后门走去。
一众参劾官员,根本没有机会再劝谏,
只得行三跪九叩之礼,乖乖退朝。
垂头丧气地被锦衣卫拖着往殿下外去。
孤必救你于囹圄之中。
他步入御书房,见朱高炽、朱高煦已经侯在那里,
“现在北征大军的先锋部队已经开拔,”
“这次带了很多军械,”
“可之前奏疏上说,总工匠水准的专业人才还没招募齐,可有想到补救办法?”朱棣斜靠在御椅上淡淡地问道。
“父皇,您说什么?儿臣不明白,”
朱高煦也开口说道,“是啊,父皇,”
“我朝专业类人才众多,何时缺过?”
朱棣眼眸一沉,厉声说道,“混账,尔等敢诓骗朕?!”
“昨天朕还看到那个缺人的奏疏,摆在御桌上,”
说着,他便伸手去翻找起来。
朱高炽和朱高煦面面相觑,一脸迷茫。
“找到了!”朱棣抽出那份奏疏,冷笑一声道,“看尔等如何蒙混。。。”
“南京军器局,从七品级总工匠五十人,从八品中级工匠一百人,正九品初级工匠两名人,奏请调赴前线。”
只等他最终圈批,便算准允。
朱棣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抖着嘴皮子问道,“怎么回事?怎么会有这么多工匠?他们竟然还有品阶?”
朱高炽关切地问道,“父皇您没事吧?我朝一贯采取‘素质教育’,大力培养专业类人才,只要学子八股写作能力过线,通过了基本的儒学考试,就可以走分科路线为官。”
朱棣再度吃惊地问道,“什么?”
“想当官,不是靠八股取士,科举选才吗?”
朱高煦接话说道,“那都是二十多年前,建文君那会的事了,”
“您一登基,就力推林夫子的那一套‘素质教育’,大力弘扬经世致用理念。”
朱高炽也瞪大眼睛看着朱棣说道,“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