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连续处理政务多时,朱元璋的眼睛有些疲乏,
“臣户部尚书兼‘解海收税筹备司’总办赵勉启奏,”
“臣与副总办林豪,奏请将筹备司正式定名为‘海关’,寓意‘海上关卡’,简单贴切易记”
“按海贸商税设定值为三十税一,与普通商税一致”
“户部办差人员,臣已经抽调到位,解海禁涉及海防,求请陛下尽快调派兵部和都督府等军事官员到岗”
“拟设立松江、福州、宁波、广州等处海关分支府衙”
“解除海禁牵扯甚广,为防宵小谋害,海关总办官员护卫等级需要提升。。。”
朱元璋睁开眼睛,伸手拿过这份奏疏再看了一遍,
旋即拿起御笔在上面御批上“准奏”二字。
“允炆,你速速将此奏疏下发执行,”
“这海关,今年的税收任务很重,必须得抓紧点。”
“还有,海关差事这一块,你空了也多去那边走走看看,把情况奏报给咱。”
任务很重?这厮一个人的任务,与其他人无关,
孤巴不得他完不成,到时候可以名正言顺地弄死他。
皇爷爷让孤也多去海关,这是给孤监督权,
孤有机会知道那边的情况,也能有机会笼络相关官员。
“是!孙儿一定做好监督差事,”
“孙儿这就去下发此奏疏。”
朱元璋没有按计划接见大臣,而是先派人去召宋忠前来。
“臣奉诏前来,愿陛下万安!”火燎地进入内间行礼道,
朱元璋摆摆手示意免礼,“咱紧急叫你来,”
“是想叫你派一些锦衣卫,负责海关官员的护卫。”
“海关?”宋忠脸露迷惘。
朱元璋解释道,“就是解海收税筹备司,现在改名叫海关了,”
“解除海禁牵扯到多方的利益,不仅是外面的倭寇,还有沿海的地方势力,他们肯定不会安分的,”
“咱要你派人保护好赵勉和林豪,”
“特别是林豪,他在朝堂上叫得最起劲,肯定是贼人首要对付的目标,”
“不能让他出事了。”
听到皇帝的旨意又跟林豪有关系,宋忠郑重地点点头,领命道,“请陛下放心,”
“臣不仅会派锦衣卫的高手去保护海关府衙,”
“还会安排暗线保护林大人的周全。”
朱元璋对宋忠的通透很是满意,“甚好!去吧。”
我也得去给他提个醒才是。
思虑之际,宋忠走出御书房,只见一名中等身高,年纪约五十岁上下的大长脸武将,在内侍的引领下正往里走,准备面圣。
此人去年随军去建昌平叛,还在当地筑城,立下了大功,被封为越雟侯,
并升任前军都督府左都督。
“卑职见过越雟侯,侯爷请!”宋忠简单地施礼问候,并移步让开了路。
“宋大人免礼。”俞通渊见对方是锦衣卫高官,也客气地拱手回礼。
陛下召见俞通渊定然是和海关事务有关,
他老人家要安排一个都督府高官,掌管海关和水军的军事相关事务,
这俞氏一门,与大明水军渊源颇深。
毕竟,他可是担着一千万两税收的任务的。
详细地把掌握的情况,和林豪通了气,
“弟啊,”
“现在掌握的情况就这些了,”
“你的安全问题,包在老哥哥身上,绝对不会让那些地方势力伤你汗毛,”
“那些沿海籍贯的大臣,有一个算一个,老哥哥会帮你盯着,”
“他们要敢上疏乱说话,我锦衣卫第一时间收拾他们。”
“万万不可!”
我还怎么死?
见宋忠满脸不解,林豪赶紧补充道,“宋老哥,你是知道我的,”
“凡事要讲求一个理字,你没证据就乱整人,这和蒋瓛有什么区别?”
“所以你千万不要乱来!”
宋忠眼眸一亮,“弟啊,我明白了,”
“你早就计划好了,海禁一解,他们利益受损,定然会坐不住主动跳出来,跟你作对,”
“然后露出马脚,你就可以光明正大地收拾他们!”
“对对对!还是宋老哥英明。”
得砸他们背后势力的“黑饭碗”,逼着他们出手搞我!
宋忠点点头,继续说道,“还有一个情况,”
“陛下今天接见了俞通渊,不出意外的话,他就是负责海关军务的大臣。”
在元末时,他的父亲俞廷玉带着自家的部曲“巢湖水师”
使得老朱拥有了水军部队,并在应天区域站稳了脚跟,
巢湖水师的存在,也为后来老朱战胜陈友谅和张士诚,建立大明奠定了基础。
俞通渊的父亲俞廷玉和长兄俞通海,在大明立国之前,就战殁疆场,被追封为公爵,
他前些年亡故的次兄俞通源,因战功封为南安侯,不过牵连进胡惟庸案被夺爵了,
老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