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群嘲了所有人。
朱允炆叕一次被“单拎”
孤就送他一程。
就在朱允炆准备开口劝皇爷爷成全林豪之时,
他发现文官队列里的黄子澄、方孝孺等人朝自己使眼色,微摇着头,
御上传来皇爷爷“柔和”的声音。
“林豪,这一次你劝谏得对,”
“咱不该朝令夕改,”
“你无罪,咱不能处置你。”
满朝文武:!!!
一生要强的洪武皇帝,居然罕见地“认错”了?
还得追溯到孝慈皇后在的时候吧?
皇爷爷,怎么会被区区一个林豪三言两语,“逼”得让步?
他老人家该不会有什么难言之隐吧?
你怎么能轻飘飘一句地不杀我呢?
难道是我死谏的“力度”不够吗?
看来我得再发功去“争取”一下?
朱元璋轻咳一声,继续说道,“咱以后会尽量避免朝令夕改的事件再发生。”
“林豪,你身为海关总办,劝谏有功,又提出了合理的解海方案,赏绸布百匹!”
“为了方便解海方案施行,咱还要升阶海关司部,”
“以后海关的事务,不用经过户部,直接跟咱奏报,”
“只要是你林豪提出的,对解海有利的谏言,咱一概允准。”
一众朝臣闻言,纷纷看向林豪,眼神中浮现出万般错愕,
陛下到底是看重了林豪哪一点?
现在又是“极尽安抚笼络”
谏言都允准?
这待遇都快赶上以前的开国元勋们了,
我等因为林豪几句难听话,就和他对着干,
根本就是大错特错啊!
皇爷爷居然把海关司抬到自己直管的位置上!
但是还轮不上皇爷爷亲自抓吧?
这么一来,林豪这海关总办的位份也跟着水涨船高了,
真是太没天理了。
“臣领旨!既然陛下说‘一概允准’,那臣就先提点意见了。”林豪准备提出一些“非分”的要求,试着最后刺激一下朱元璋,以作今日最后的求死尝试。
“海关司缺人手,臣想从国子监中招募太学生,录用之后要给予他们官职。”
“准奏!”
“水军缺优秀的高阶将领,臣希望陛下指派一些,由臣亲自把关选定。”
“准奏!”
“海关司的既已升阶,办差预算也要相应提高,臣想请陛下拨付一百万两方案启动经费。”
“准。。。什么?”
朱元璋下意识地想说准奏,突然发现不对劲,“你刚才是说一百万两?不是一万两?”
林豪嘴角微弯,果然跟老朱谈钱才能致命,
“不错!”
“臣的解海方案是要鼓励海贸,朝廷必须得下血本,砸银子做奖励,去激励百姓们参与进来,”
“臣愿意称之为‘百万补贴’!”
在狮子大开口啊!
“可是奖励,需要这么多银两吗?”
林豪拱手答道,“这一百万两只少不多,而且是只是启动奖励的经费,”
“为了确保奖励能持续,”
“臣还打算先施行海贸‘退税’政策,限期一年内参与海贸者,缴纳商税一律打八折,”
还要搞退税啊?!
解海就是为了收取商税,为朝廷创收,
这么连商税都退了,还费劲去解什么海禁?
这不妥妥地倒贴着,做赔本买卖么?
“又是砸百万两银子补贴,又是退税的,朝廷今年岂不是又要入不敷出了?”
“咱这日子还要不要过的?”
“亏你说得出口!”
“况且,咱记得你好像立过千万两年税的军令状的,你莫不是忘记了。。。”
方孝孺闻言,立刻站出来拜道,“陛下,林豪的预算要求完全不合理!朝廷的年税总共才多少?哪里能这样乱花?”
说着,又转头看向林豪呵斥道,“林豪,本官是看出来了,”
“你又是要巨款,又是退税的,搞这么多‘损朝廷不利己’的花样,就是想着去推翻自己立下的千万两军令状,”
“本官和正义的同僚,绝对不会让你得逞的。。。”
户部左侍郎卓敬,在赵勉落马之后暂时执掌户部,
他也出列声嘶力竭道,“户部没那么多银子,请林大人不要做白日梦!”
那军令状可是我求死的底牌,我岂会轻易推翻?
“本官堂堂男子汉,雄风凛凛,军令状立出,从来没想过推翻,一千万两的目标就是要一分不少地去执行,”
“而施行‘百万补贴’、退商税等政策,是为了推进海贸繁荣,是为了大明社稷长远的发展。”
“方大人,卓大人,你们这番话,”
“将朝堂诸公的目光短浅体现地淋漓尽致。”
说着,林豪又看向朱元璋,正色说道,
“而陛下质疑臣的动机,还有心疼财税的样子,更是我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