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第202章 朱棣:父皇,您太过于“有作为”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2章 朱棣:父皇,您太过于“有作为”了!(1 / 2)

“马大爷,水军护卫来了,很快就会大盘查”

“我们现在不走,会耽误很多工夫。”

朱元璋看着姗姗来迟的水军护卫队,冷哼一声,“他们还有脸来?”

“走,”

“咱回去再和他们算账。”

他便跟着马允执几人,快步退出人群,离开了码头。

朱元璋一回到宫里,便换上龙袍来到了御书房,

“咱让你管一个官营商行,没让你耍特权,占用民间商行、百姓们番货的查验申报时间。。。”

他这个上峰只管结果向好,哪里能管得住过程?

只得跪地“诚恳”地认错。

由于自己二姐夫妇,还有外甥李文忠的缘故,

朱元璋是真心盼着自己这个外甥孙要学好的,

他从官营商行办事的细节错误开始,一直说到为人处世的大道理,

才放李景隆回去。

就见朱棣手拿一沓稿纸,从主位上起身,

领着三位后世子孙皇帝齐刷刷地行礼问安,

朱元璋白了朱棣手中的稿纸一眼,就坐到主位上,摆了摆手说道,“可是查到林豪的新纪录?”

“咱可是免除他的军令状了。”

自己解决了林豪的性命之忧,一切应该向好才是。

可朱棣却是一脸不豫地摇着头,奉上稿纸说道,

“这次有很多,”

“父皇,您还是自己看吧。”

朱元璋眉头微皱,接过稿纸看了一眼,

“《洪武未解的疑案总集》?”

朱棣点头说道,“这是儿臣的锦衣卫,从刑部旧档案中翻出来的。”

这份记录值得参考。

“洪武二十六五月初,倭寇于秦淮河码头杀囚灭口,引得太祖震怒,遂下令有司加紧严查,”

“海关总办林豪主动请缨参与查案,”

“各方追查线索,牵扯到倭寇的走私黑产,”

“林豪指令海关严格审查番货的来源,”

“水军扣押了诸多番货,而且官营商行番货也多有涉及,引发商界震动。”

“又时值官营商行首次分红的关键阶段,”

“林豪反对分红,与各方发生激烈对抗,”

“五月初十,林豪莫名死于海关司班房内,”

“经仵作检验为过劳死,”

“刑部、锦衣卫等欲严格追查,但立案后不久,各种证据莫名丢失,义庄又遭大火,其尸身被焚毁,”

“查案过程中,又受到各方的阻扰,”

“此案最终不了了之,成为疑案。。。”

“结语:事出反常必有妖,疑案难得不是案件本身,而是案件背后的大手。”

朱元璋看完内容之后,愤而将稿纸拍在桌案上,

简直混账!

而且倭寇在码头劫囚,咱是看的一个真切,

也就是说林豪马上又要出事了。

咱搞了半天,就是想保住这混球的性命,

“这份总集里,可还有其他的相关记录?”

“要是让咱知道谁害的林豪,”

“咱现在就弄死他。”

朱棣也是蹙眉摇头回答道,“没有,这份东西本就是记录疑案的,”

“父皇,”

“儿臣觉得一切的问题还是在于您,”

“您要么像之前那般太不作为,”

“要么就又是用力过猛,过于作为,”

“以至于害了林豪。。。”

朱元璋再度拍案厉喝道,“混账!老四,你说的是什么鬼话?”

“要不是咱保着他,容忍他,林豪早就死一万遍了,”

“你别说你没这份记忆。”

朱棣扯了扯嘴角,脑海中一些关于林豪的新记忆地呈现出来,

但为了让父皇认识到错误,他决定抵赖,

“儿臣这会年岁已高,那些与林豪相关的新记忆很是模糊,否则儿臣早就告诉您,后面发生了什么事了。”

朱元璋冷哼一声,“你这会才六十多岁,就说自己年岁高记忆不行,”

“真是毫无志气,”

“再说,你想不起新记忆,你身边人呢?他们总会有记忆吧?”

“怎么不想着去问问他们?”

父皇的这话,令朱棣顿时一噎,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朕还特地将查找林豪的事,和追查允炆的下落关联到一起,

以至于朕竟然忘记了主动去问身边人林豪的事,

只是因为林豪被归为东宫一脉的人,被抹了档案,

所以他们不敢主动和朕提林豪。

朱载垕见太宗爷被太祖爷训得说不出话来,

他生怕祖宗不睦,影响到自己这些后世子孙,

“太祖爷您息怒,”

“太宗爷和臣孙等一样,肯定是要严格审查过信息的来源才带过来跟您禀报。”

朱棣欣慰地看了一眼朱载垕,接话道,

“不错,儿臣不敢乱奏禀信息,”

“毕竟您是要根据儿臣等的反馈,去改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