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先生,你现在还说,三教原本是一家吗?”“楚先生,您要是以号码帮龙头的身份,上门拜访。”“我杜家人一定照足规矩,以江湖大礼招待。”“好酒好肉,好言好语。”“可你今天是以洪发山总堂主的身份过来的。”“那这些旧怨,我就要同你讲清楚。”“当年的事,到底谁对谁错?”“我也希望在楚先生这里,得到一个答案。”摆出事实之后,杜老太反问话语。这一波操作,让楚千钧身后丁瑶、靓坤、笑面虎、莫一烈等才智人士。都不知道该怎么答。这个青帮也太怪了。老年间的恩怨,你还拿出来说。楚千钧倒是能够理解。这个老太是杜家人的话,对于港岛社团的印象,百分百是不好的。毕竟杜生晚年在港岛,穷困潦倒而死。稍加思索,楚千钧话语道:“如果要聊旧怨,那永远都扯不清楚。”“三教一直以来,都以“反清复明”为最大目标。”“但是青帮在很长一段时间,不反清而安清。”“帮助清廷,负责漕运工作。”“所以有了由青转红,披红挂彩,由洪转青,剥皮抽筋这句话。”“洪门视青帮为叛徒,见到粮船就打,见人就杀。”“青帮也一度与洪门大战,势成水火。”“直到民国时期,日寇来袭。”“我们三家终归走到了一起。”“三教共誓,先抗外敌,再论江山。”“无论前辈的立场如何,对抗外敌的时候,我们的前辈是站在一起的。”“大家立场不同,最后结果不同。”“有人赢了,站到了城楼。”“有人输了,退守于小岛。”“先辈的是非成败,不是我们这些晚辈有资格论的。”“是,杜先生晚年到港的时候,港岛社团没有接纳。”“也没有人愿意让出一块地盘给杜先生。”“但有一点我希望杜小姐能够明白。”“当时的港岛黑道,虽然是拜洪门香坛,但他们都是小角色。”“许多人一辈子都没去过真正的洪门,也不了解这些历史。”“他们连真正的洪门山主都不认,更何况是青帮。”“我们号码帮创始人葛煌,同杜先生一样,当时也流落到了港岛。”“葛煌先生不仅是货真价实的洪门,还是洪发山山主。”“结果呢?”“当时我们号码帮所有人,做难民,困守调景岭。”“也没人说什么同道,愿意帮衬。”“归根究底,非是洪门人,却挂洪家牌。”“在那个特殊时期,青帮难道就没有吗?”“我能答给杜小姐的就是。”“如果当年港岛有我楚千钧,我会让出一块地盘,给同道栖身。”“呼……!”穿着旗袍的杜老太听得,深深出了一口。虽然楚千钧没有正面答出对错。可这最后一句话,无疑从侧面答了。她其实也没想要怎么样,只是希望港岛洪门认个错,低个头。三教一家这个事情吧,很多人都是说着玩的。问题当年杜生确实那么干了。所以他最后的结局,让这位杜老太接受不了。“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杜生一辈子干过很多事,好事有,坏事也有。不可否认的是,帮过的同道确实是多啊。他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是黑道中人找上他。他都会江湖救急,出手帮衬。他死的时候,留下欠条三箱。吩咐后人烧掉,不准要债。据估计,那些欠条按照今天的算法,价值上亿。就这么一个黑道人物。到了港岛连一块容身之地都没要到。楚千钧完全能够理解他的后人,这么不喜欢港岛黑道。“好,有楚先生这句话就行了!”杜老太说着看向其他两个老头。三人共同起身,抱拳齐声:“青帮大字辈,帅。”“万字辈,杜、郭,恭迎洪门同道。”“请上座!”“大字和万字辈?”楚千钧听得这两个辈分,暗道一句老古董。杜生当年是悟字辈。下面是觉、万、象,之后还有四十多代。这三个老家伙,中间那位比杜生还高两个辈分。另外两位比杜生低两个辈分,都是民国时期的人啊。“请!”楚千钧同样抱拳,坐到了左边第一位。青帮弟子立即让出了左边椅子后方,全部到了右边。港岛社团的人顺势站到了楚千钧后面,形成人数上的对峙。落座之后,形势立马变了。坐在中间那位白眉老头,自称姓帅的,微笑问话道:“楚先生,惊天他还好吗?”“哦?”听得这个问题,楚千钧疑惑道:“帅老爷子是?”“我和惊天是同学,从前也是同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