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升起时,局势终于明朗——我们的夜袭大获全胜,所有目标炮兵阵地均被摧毁。我方虽有伤亡,部分士兵或失踪或阵亡,但与敌军的损失相比,优势仍是压倒性的。
成功削弱“野战炮兵”这一最大威胁后,我们的战术选择更加灵活;更令人振奋的是,得知消息的士兵与工人士气显著提升。
此外,沃德伯爵虽通过在间谍制服中暗藏追踪道具掌握了我们的位置,却未亲自接应,而是派薇拉·西尔维前来。直到返回舒兰山,我才明白他的用意“在邻国王国拥有实权的西格伯特·温德林·冯·弗伦岑-奥伦高遇刺,导致邻国王国贵族阵营分裂,拉乌尔从邻国王国获得的财政支持被彻底切断——这或许就是敌军行动比预期更快的原因。”
显然,阿图卢骑兵在攻击敌方魔法部队时,俘虏了一名邻国王国援军士兵,经审讯得知了这一关键情报。
说实话,我曾劝阻他们不要用酷刑,担心引发外交纠纷,可他们的回答是“他早已隐匿身份,算不上正式使节。”幸好这个世界没有严格的国际法,无需顾虑太多。
“换句话说,敌军并非突然变得果断,而是被逼到了绝境。”我们原以为敌军“主动加快攻势”,实则是失去邻国王国支持后,因恐慌而急于求胜。
“邻国王国的内乱,比我预想的来得更早。”昨天我还和蒂莫娜预言邻国王国可能生变,没想到第二天就应验了。
“间谍能获取更详细的情报吗?”我问道。
“可以收集,但需要时间。”沃德伯爵回答。
嗯,这也是意料之中,急不来。邻国王国现任皇帝即便在“前皇帝出家为僧”事件后,也未能稳固统治,后续局势不难猜测——但现在,这些都不是重点。
关键在于,敌军已被逼入绝境,没有时间拖延,必将全力进攻,目标要么是杀了我,要么是俘虏我。换句话说,他们不太可能采取“长期围困”的策略。
还有几件事值得关注,过去几天,内战整体局势出现了一些变化
?&nbp;被拉乌尔派系贵族围困的安达尔伯爵,似乎选择了殊死抵抗。尽管双方兵力悬殊,城池大概率已陷落,但他提前将子女送往舒兰山避难,目前在途经的努梅希特伯爵领地受到庇护。
?&nbp;努梅希特伯爵领的长女击败了其他继承人,控制了领地内大部分主要城市——她无疑就是那位“转世之人的主人”。但努梅希特伯爵领的主要城市集中在北部,东西两侧均被拉乌尔势力夹击,能否及时派兵支援舒兰山之战仍是未知数。我真心希望她能派出哪怕几百人,否则战后很难给予她特殊优待。
?&nbp;阿基卡尔战场的情报已相互矛盾,局势混乱不堪查姆诺郡南部演变成三方混战,北部贵族却只是对峙,未发生直接冲突。毕竟,除了拉乌尔与阿基卡尔叛军,其他贵族大多想避免卷入战争。
?&nbp;多兹兰侯爵的军队越来越近,大概率会与拉乌尔军同时抵达舒兰山……或者说,他们就是故意这么计划的。这群家伙,真是难缠。
鉴于当前形势,我们召开了紧急战时会议,布尔戈-杜克雷准将提出了阵型部署方案。
通常情况下,防守方会先完成兵力部署,进攻方再针对性调整;若反过来,防守方被迫在敌军已列阵的情况下部署,会陷入极大被动。而敌军很可能认为,皇帝军处于防御状态,不会在列阵期间主动进攻——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的判断是对的。
“我建议将阿图卢骑兵部署在北侧若敌军主力不向南,反而向北移动,可利用骑兵的机动性牵制,争取时间;同时,我方主力可趁机突破敌军左翼。”
我们的正面朝向东侧,右翼在南侧,左翼在北侧,敌军阵型则与我们相反。我方主力是封建领主的军队,负责防守山丘南侧(即我方右翼)。
核心问题在于敌军会将“最强主力”部署在右翼、左翼还是中央?
按常规战术,敌军主力会部署在左翼,我方主力需针对性进攻——这是战争的基本原则。但我们无法确定,敌军是否会打破常规。
原计划是引诱敌军主力向南,若他们不上当,反而将主力集中在我方左翼(山丘北侧),我们只能靠阿图卢骑兵牵制,再从右翼发起猛攻——但这种方案,仅因兵力差距,执行起来就会异常艰难。
“若有足够平坦地形,敌军或许能实现左翼突破,但受米夫山地形限制,只要我们严防死守,他们很难单凭兵力优势攻克。”针对塞德兰子爵的担忧,萨洛蒙·德·巴贝托尔特提出解决方案,“不如将努巴尔伯爵的军队部署在山丘北侧?”
尽管萨洛蒙是贝尔贝王国的客座将军,却积极参与战术讨论。
“努巴尔伯爵的军队……难道全是弓箭手?”有人疑问。
阿努尔·德·努巴尔伯爵率领的军队仅有一千人,却是一支独特的“弓箭部队”。努巴尔家族出身文官,不擅长骑兵或长矛作战,却专精弓箭战术。
或许有人认为弓箭不如枪械,但在这个世界,枪械存在明显弱点,弓箭的优势反而更突出
1&nbp;射程对比苏杜姆枪(火绳枪)与弓箭的有效射程(能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