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大学哪些事> 第16章: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管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章: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管理(1 / 5)

科研经费,是支撑科技创新的&bp;“血液”,是连接科研构想与实际成果的&bp;“桥梁”。对于高校及科研机构而言,能否管好、用好每一笔经费,直接关系到科研项目的推进效率、成果质量,更影响着科研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作为统筹科研工作的核心部门,科发院始终将&bp;“加强科研经费管理”&bp;摆在重要位置,围绕政府计划项目、横向科技项目两大核心场景,构建起&bp;“事前精准指导、事中动态跟踪、事后科学把控”&bp;的全流程管理体系,用专业服务为科研工作者扫清经费管理的障碍,让经费真正成为推动创新的&bp;“助推器”&bp;而非&bp;“绊脚石”。

16.1&bp;政府计划项目经费:全周期协同,把好&bp;“预算&bp;-&bp;使用&bp;-&bp;进度”&bp;三道关

政府计划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省科技攻关计划、市重点研发项目等)是科研经费的重要来源,这类项目往往对经费预算的合理性、使用的规范性要求极高,预算编制偏差过大,可能导致项目申报直接落选;立项后经费使用&bp;“跑偏”&bp;或进度滞后,又可能影响项目验收,甚至面临经费收回的风险。针对这一痛点,科发院打破&bp;“单打独斗”&bp;的传统模式,联合财务处构建&bp;“业务&bp;+&bp;财务”&bp;双协同机制,从预算编制到经费使用,全程为科研工作者提供&bp;“手把手”&bp;指导,将管理服务嵌入项目推进的每一个关键节点。

16.1.1&bp;预算编制:多方联动,让&bp;“纸上数字”&bp;贴合科研实际

“以前申报政府项目,最头疼的就是经费预算,设备费该报多少?差旅费有没有上限?间接费用怎么分摊?对着申报指南翻来覆去算,还是怕出问题。现在好了,科发院提前对接财务处,专门给我们开辅导会,还有会计一对一帮忙核对,心里踏实多了。”&bp;说起预算编制的变化,生命科学学院的张教授深有感触。他口中的&bp;“变化”,正是科发院针对政府计划项目预算管理推出的&bp;“前置协同服务”。

每年政府项目申报启动前&bp;1-2&bp;个月,科发院各业务科室便会提前梳理申报通知,针对不同类别项目(如基础研究类、应用研究类、成果转化类)的预算要求,分类整理《经费预算编制指南》,明确设备购置、材料采购、差旅费、会议费、间接费用等各项支出的比例限制、证明材料要求。更关键的是,科室会主动对接财务处,筛选经验丰富的专职会计组建&bp;“预算辅导小组”,通过&bp;“集中培训&bp;+&bp;一对一辅导”&bp;的方式,为科研工作者提供精准服务。

集中培训环节,科发院会邀请财务处会计结合往年申报案例,拆解预算编制的&bp;“雷区”,比如基础研究项目中,设备费若占比过高(超过直接费用的&bp;50%)且未说明必要性,易被评审专家质疑&bp;“重设备轻研究”;应用研究项目中,差旅费若未与研究内容挂钩(如频繁前往与项目无关的城市),可能被判定为&bp;“不合理支出”。会计还会现场演示预算表格的填写规范,比如如何区分&bp;“直接费用”&bp;与&bp;“间接费用”,如何填写&bp;“设备购置清单”(需注明设备型号、单价、用途,避免与学校现有设备重复)。

而对于预算编制难度较大的重点项目(如国家级重大项目、跨学科联合项目),科发院会安排业务专员与财务会计&bp;“组队”,上门与科研团队沟通。以&bp;2024&bp;年省科技攻关计划&bp;“新型储能材料研发”&bp;项目为例,材料学院李教授团队在编制预算时,对&bp;“中试试验费”&bp;的分摊方式存在疑问,项目涉及&bp;3&bp;个子课题,中试设备由团队共享,费用若按子课题人数分摊,可能不符合申报要求。科发院项目专员王璐得知后,立即联系财务处负责科研经费的刘会计,一起查阅《省科技攻关计划经费管理办法》,并参考同类立项项目的预算方案,最终建议按&bp;“子课题实际使用设备时长”&bp;分摊费用,同时补充设备使用计划表作为佐证。这一调整不仅符合申报要求,还为团队节省了近&bp;10&bp;万元的不必要预算,最终项目成功立项。

“预算编制不是‘拍脑袋凑数字’,而是要让每一笔钱都‘师出有名’,既符合政策要求,又贴合科研实际。”&bp;科发院副院长陈明表示,通过这种&bp;“科发院搭台、财务处唱戏、科研团队参与”&bp;的协同模式,近三年我院政府计划项目预算编制通过率提升了&bp;23%,因预算不合理被驳回的申报项目数量下降了&bp;40%,真正让科研工作者把精力从&bp;“算钱”&bp;转移到&bp;“做研究”&bp;上。

16.1.2&bp;立项跟踪:动态监测,让经费使用&bp;“透明可控”

项目成功立项,只是科研工作的&b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