斤,下个月就能试飞!”
设计图上的飞行器是流线型的,主体是淡蓝色,机身上印着小宇画的星尘&bp;loo,翅膀上还装着太阳能板,看起来既轻巧又好看。“我跟你们说,为了改这个太阳能板,我熬了三个通宵,之前的版本总觉得太重,后来小雅说‘把板做薄点,贴在翅膀上’,才搞定!”&bp;陈阳说得眉飞色舞,手指在屏幕上划来划去,“试飞那天,咱们都去,就在城郊的试飞场,我还请了张爷爷和小宇来当第一批乘客!”
“真的吗?我能坐吗?”&bp;小宇跑过来,凑在平板前,眼睛瞪得圆圆的,“我想飞得高高的,看看雪地里的房子是不是像积木一样!”
“当然能!”&bp;小雅跟着走进来,手里拿着个蓝色的玩偶,是按飞行器的样子做的,“这个给你,小宇。”&bp;她的头发长了些,扎成了马尾,手腕上的绷带早就拆了,只剩下个浅浅的疤痕,“机身的蓝色我们选了‘星尘蓝’,跟你画的&bp;loo&bp;一个色,涂漆的时候我要亲自盯着,保证不掉色!”
大家围着平板讨论得热闹,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大片大片的雪花落在玻璃上,像白色的星星,慢慢积成一层薄雪。李津靠在林峰怀里,坐在窗边的沙发上,手里捧着杯姜茶,看着屋里的热闹景象,突然轻声问:“你说,2055&bp;年的我们,还活着吗?”
林峰低头,摸了摸腕上的手环&bp;——&bp;经过上次的时空同步,手环的蓝光变得更柔和了,像揣着颗小星星,带着温温的触感。“肯定活着。”&bp;他把下巴抵在她的发顶,闻到淡淡的紫罗兰香,还是她常用的洗发水味道,“他们还在等着我们呢,等着我们把技术做得更好,等着我们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
李津点点头,往他怀里缩了缩,手指轻轻碰着手环的蓝光:“有时候会想,等我们到了&bp;2055&bp;年,会不会也像现在这样,跟小宇他们一起过年?会不会也看着年轻的自己,在实验室里熬通宵改算法?”
“会的。”&bp;林峰握紧她的手,指尖传来她的温度,“到时候,我们就把现在的故事讲给他们听,讲小宇画的&bp;loo,讲张爷爷的笔记本,讲我们一起破坏创世纪的计划&bp;——&bp;说不定他们还会笑话我们,说‘当年怎么这么笨,改个算法要熬三个通宵’。”
李津被他逗笑了,肩膀轻轻抖着,眼泪却不小心掉下来,落在他的手背上,带着点温热。“才不会笨呢,我们那时候多厉害啊。”&bp;她吸了吸鼻子,擦掉眼泪,“以后不管到哪,我们都要一起,好不好?”
“好。”&bp;林峰的声音很轻,却很坚定。
就在这时,林峰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放在桌上的屏幕亮了。是条匿名信息,发件人显示为&bp;“37&bp;岁的李津”,没有文字,只有一张照片。
林峰赶紧点开,照片慢慢加载出来&bp;——&bp;背景是&bp;2055&bp;年的星尘实验室,比他们现在的实验室大多了,墙上挂着更大的星尘&bp;loo,蓝色的光映得整个房间都亮。中间的轮椅上,坐着老年的他和李津:老年的林峰头发白了大半,却依旧戴着那枚手环,蓝光在照片里清晰可见;老年的李津靠在他肩上,手里拿着半块芯片,正是李博文当年留下的那半块。两人对着镜头微笑,眼角的皱纹里满是温柔。旁边站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穿着白大褂,手里也拿着半块芯片,和老年李津的那半块刚好能拼成完整的圆形,年轻人的胸前,别着枚小小的星尘&bp;loo&bp;徽章。
照片的右下角,还有行小字:“平行世界时空锚点稳定,2025&bp;年的我们,辛苦了。”
手环的蓝光突然闪烁起来,不是之前的急促预警,而是柔和的、有节奏的闪烁,像在跟照片里的自己打招呼。林峰把手机递给李津,她接过时,手指都在抖,看着照片里的老年两人,笑着哭了,眼泪掉在屏幕上,晕开小小的水痕。她用指尖轻轻抚摸着照片里老年林峰的手环,又摸了摸自己现在的头发,声音带着哽咽:“你看,我们真的在一起,一直到很老很老……&bp;我们的故事,还没结束呢。”
“是啊,还没结束。”&bp;林峰搂住她的肩膀,看着照片里的年轻人,突然想起小宇刚才说的&bp;“以后也要当科学家”——&bp;说不定那个年轻人,就是小宇呢?或者是像小宇一样,被他们的技术帮助过,又选择继续传承这份初心的人。
窗外的雪还在下,地上已经积了薄薄一层,像铺了层白糖。远处的天空中,突然传来&bp;“嗡”&bp;的一声轻响&bp;——&bp;是陈阳他们改良的磁悬浮飞行器原型机,虽然还没正式试飞,却特意涂了星尘蓝,印上了小宇画的&bp;loo,在雪夜里飞了一圈。
蓝色的飞行器掠过夜空,机身的&bp;loo&bp;在雪光的映衬下,像一颗不会熄灭的星星,照亮了下面的街道,也照亮了实验室里的每个人。小宇兴奋地跑到窗边,指着飞行器大喊:“快看!是我们的&bp;loo!好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