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秦始皇携‘安邦神剑’扫**,一统天下,与铜钱有什么关系?”
“‘得神剑者得天下’太神秘玄乎,不知真假,但秦始皇因钱币而统一六国是顺应自然、合乎天理的。一统天下的标志之一是统一钱币,而秦国的钱币是‘内方外圆’的。”方圆指了指扇上的铜钱说:“从外形看,内方外圆的秦国钱币最省材料,钱币之间磕碰摩擦最小,中间的方孔可把钱币串成一串,便于携带使用。从内涵分析,秦人设计钱币时,体现了对内‘以正治国’,对外‘以奇用兵’的理念。‘正’就是正道、规矩、法度;‘奇’就是诡道、圆通、灵活。秦国之所以富国强兵,与其‘内方外圆’的治国理念密不可分的。”
司马空空摸摸后脑勺说:“听起来有点怪诞,但好像也有道理。看得出,你爷爷肯定是位武林奇人。你的武功都是他传授的吧?”
方圆摇摇折扇说:“不是,我的武功是爷爷的朋友传授的。我爷爷是个文人,他不教我读四书五经,而是学习《论衡》《神灭论》等奇书。”
“‘论’什么,什么‘论’?”司马空空听不懂,因为这些书太冷僻。
方圆笑了笑,说:“是《论衡》和《神灭论》。《论衡》是东汉的王充所著。当时,孔子的儒家学说被染上了神秘的色彩,变成‘儒术’,其核心是‘天人感应’。比如说,商的祖先是其母吞吃了燕子蛋而生、汉高帝刘邦是其母在河边和龙交合而生、汉光武帝刘秀出生时室内有祥光等等,总之把帝王神化,是奉天命来统治我们小老百姓的,麻醉人们的思想。《论衡》就是针对这些迷信进行批判,‘冀悟迷惑之心’。《论衡》自然为统治者所不容,被视为‘异端邪说’遭到禁锢和毁灭,所以知道它的人很少。那些帝王不想想,如果按照‘天人感应’之说,他们都是杂种了。”
司马空空的思想被麻醉过,听得一脸茫然,当方圆说到“杂种”时他面露忌惮之色。
“《神灭论》顾名思义就是无神论,说来话长,以后有空再聊。总之,《神灭论》也遭到禁毁。其实,毁灭的不是两部书,而是光辉的思想,使世界变得黑暗!”方圆侃侃而谈,最后发出了慨叹。
在黑暗中成长的人一时难以接受光明。司马空空索然说:“你学的这些书太冷门了,难怪很多想法与众不同。”他看着方圆手中的折扇,转移话题说:“今日武盟实行兵器管制,一切利刃兵器皆由神兵山庄监制,所以很多非管制兵器,如笛、拐、扇等便盛行江湖,同时出现了用笛高手‘玉罗刹’、用拐高手‘铁拐李’等。”
方圆合拢折扇递给司马空空,说:“我这折扇叫‘天扇’,大有来头。”
司马空空接过折扇,手感沉沉的,打开细看,一面有个大大的“天”字,“天”边有枚铜钱;另一面是“天理从来屈有信,东风到处物皆春”;两面均黑底白字,黑白分明,格外醒目。司马空空翻看扇子两面的字,说:“这诗是女子手迹,行云流水。这‘天’字铁画银钩,难怪叫‘天扇’。”
方圆说:“这折扇是神兵山庄的七小姐‘冷月仙子’李素素制作,精铁扇骨,钢丝翎布,坚不可摧,是峨眉慧敏师太送给我爷爷的七十岁寿礼。这句诗出自《鹧鸪天·为老人寿》,是慧敏师太的手迹,‘天’字是我爷爷的手迹。”
司马空空收拢折扇还给方圆,说:“难怪这把折扇这么精巧。七小姐擅长制作奇门兵器,江湖上一件难求。峨眉慧敏师太是女中豪杰,退隐江湖多年。二十年前,丐帮执掌武盟后,有一批老将解甲归隐,你爷爷可能就是其中之一。”
方圆摇头说:“不知道,爷爷从来不讲自己的过去,好像是个无根之人,但在我眼里顶天立地。爷爷不信神,我受爷爷影响,从小就开始怀疑如意魔镜,爷爷总避而不讲,甚至连‘太阳/城’三个字都避讳。”
司马空空说:“这就怪了,如意魔镜的故事很神奇、很动听,很多小孩都听着如意魔镜的故事长大的,你爷爷为什么避讳呢?”
方圆说:“我也觉得奇怪。下山时,爷爷再三叮嘱我,闯荡江湖什么地方都可以去,就是太阳/城最好不要去,如果去了太阳/城,有个地方一定要去。”
司马空空笑说:“这话有趣。那必去之地是哪?”
方圆说:“翠屏山庄遗址霸王庙。”
司马空空不解地说:“翠屏山庄毁于天火二十年了,人们早就忘记了它的存在。霸王庙现在破败不堪,叫你去那里干啥?”
方圆说:“祭楚家墓,特别要祭拜一个叫方小姝的前辈。”
“方小姝?”司马空空想了想,说:“方小姝是庄主楚德龙的长媳,死去时身怀六甲。她年纪与‘太阳花’宋师师差不多,长得如出水芙蓉,雅号‘水芙蓉’,和宋师师及城主刘宗恒之女‘郁金香’刘金香三人,并称太阳/城的‘三朵金花’。下嫁翠屏山庄后就退出了江湖,想过平静的日子。真可惜啊,天妒红颜!咦?她娘家好像也在天目山,与你是同乡,你们都姓方,是亲戚吧?”
方圆摆手说:“不是,但至少是同宗。我七八岁跟爷爷外出拜师学武,对老家不太了解;再说爷爷以前从不讲太阳/城的故事,所以,我以前没听过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