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坞新舟巷,集中了十几家造船作坊,是造船一条巷。太阳/城的用船,几乎都由这里打造。需要造船的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这里。
方圆决定找家作坊买一条小船,因为租船像中了魔咒似的,总会殃及船东。方圆几经打听,找到了新舟巷,他逛了一会儿,走向挂着一块“第一坊”匾额的作坊。走进大门,发现堂内陈列着各式各样的船模。掌柜看到方圆进来,忙笑脸相迎,指着船模说:“客官,你想要定作什么样的船?这是新舟巷第一坊,是全太阳/城最好的船坊,物美价廉,信誉又好。”
“先让我看看再说。”方圆看起船模来,说:“掌柜的,两天时间,能不能造好一条小船?”
掌柜不假思索地说:“能,当然能。诸葛武侯一天时间造了十万支箭呢!”
方圆说:“阁下造船和诸葛亮借箭有什么关系?诸葛亮开着船去借箭,你不会借船吧?”
掌柜自豪地说:“当然有关系,因为我叫诸葛青,是诸葛武侯的后人。”
——很多人不能光宗耀祖,但是宗“光”祖“耀”,也是值得骄傲的。
方圆不禁笑出声来,说:“确实有点关系,可惜不是诸葛武侯的传人。”
掌柜诸葛青不悦地说:“‘传人’和‘后人’有什么区别?别管是造或是借,只要客官出得起钱,我们第一坊就能交得出船。”
“我不是周瑜没事找事。”方圆指着一条乌篷船模,说:“诸葛掌柜,我要造这种小船,多少钱?”
诸葛青掐着手指,如数家珍般地说:“这种船叫乌篷船,一般长十二尺,宽四尺,龙骨为松木,船底和船帮均为杉木,竹箬篷,造价一百两。造这样一条船,别的作坊至少要四五天。你要求一半的时间交船,所以价钱要加倍——两百两。打个八折,一百六十两吧!”他见方圆戴着面具,一定不是内行的船家。
“诸葛掌柜真是铁算盘,胜过诸葛亮。你的算盘打过档了。我是冲着‘第一坊’的牌子而来的,只好扫兴而去了。”方圆话没说完就转身向外走。
“客官别急,别急!”诸葛青忙拦住,点头哈腰地说:“先看看货,先看看,价钱好说,好说!”
方圆说:“买卖,也是交朋友,不能只看货,还要看人。再见了。”
“客官好挑剔啊!你是想买货呀,还是想买人呀?”方圆还没跨出门槛,就从门外走进一位春风满面的女孩,脚步很轻快,说话的声音也很清脆。
方圆见对方是位花季女孩,便说:“姑娘,不关你的事。”说罢跨出门。
“慢,这里的事我说了算。”姑娘认真地说:“我叫林燕,是老板的女儿。你可以看不上这里的货,但不能看不起这里的人。”
老板女儿林燕语出惊人,方圆一愣,止步看着林燕说:“原来林姑娘是老板千金,失礼。刚才诸葛掌柜说,只用一半的时间造一条船,所以要支付两倍的价钱。那么把一条不费时间的、现成的船卖给我,要支付几倍的价钱呢?”
林燕嫣然一笑,说:“原来如此。诸葛表叔是诸葛亮的后人,所以过于精明,请勿见怪。买卖不成仁义在,你不能一走了之,砸了‘第一坊’的牌子。一分钱一分货,公平交易。请看看再说。”
方圆说:“‘第一坊’里每个人的言行,都代表‘第一坊’,砸牌子的人不是我。既然林姑娘这么说,我可以去看看。”
“客官,请!”林燕转而对诸葛青说:“诸葛表叔,你带客官去看船,价钱优惠。我要去见爹。”林燕向方圆挥挥手走进后堂。
诸葛青谄笑着对方圆说:“客官,请跟我去加工棚。”
**********
“第一坊”加工棚内,师傅们忙得热火朝天。棚外空地上放置着一条已经造好的乌篷船。诸葛青指着那条乌篷船说:“客官,就是这条船。小姐已吩咐了,如看得上,价钱可以优惠。”
方圆绕着乌篷船看起来,说:“多少钱?”
诸葛青转着眼珠说:“九九归一,图个吉利,九十九两。”
方圆说:“只要价格合理,数字吉利不吉利无所谓。去掉零头,九十两,如何?”太阳/城是“世外桃源”,做买卖应该童叟无欺,如此砍价够狠了。
诸葛青爽快地说:“行,九十就九十,这船就买给你了。”
“不行!”忽听一男子洪亮的声音。方圆抬头一看,见是绿衣男子和红衣女子,两人都背着包裹,似乎要出远门。绿衣男子脸带愠色地说:“诸葛掌柜,做买卖要讲诚信,这是我定作的船,你怎可二卖?”
诸葛青冷冷地说:“原来是南教头啊!刚才林村长派人来说,你们夫妇俩负恩忘义,顾自逃命,让林村长被别人欺辱,还没找你们算账!”
绿衣男子看了一眼方圆,说:“我们夫妇技不如人,而且不是助纣为虐的人。买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我已付清了五十两的买船钱,这船就是我的,别人无权干涉,林村长也一样。”
方圆瞪着诸葛青愤然说:“诸葛掌柜,这船既然是大叔大婶定作的,你怎可一船二卖?分明只用五十两,你还要加倍再加倍,是明目张胆的欺诈,‘第一坊’的牌子真给你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