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二章 院试(2 / 2)

平复好心情,他条理清淅地将胸中的策略写在纸上。

也许是穿越的缘故,李瑜总是下意识从大角度考虑问题。

因此这篇策论从大处着手,对政策、漕运等角度都作了论证。

最后便是一道试帖诗了。

题名:“君子不器”

李瑜并没有从后世搜刮一首诗出来。

毕竟他现在脑子里也没有百科全书,不可能记住后世所有的诗。

上次在州学上能想起那首诗来,其实也有运气的成分。

但李瑜自己也是会作诗的。

他规规矩矩地在心中遣词造句,推敲最好的字眼。

足足推敲了一个时辰,才将一首诗写在纸上:

“大造陶群品,贞材迥自拔。

方圆非一范,小大总皆宜。

圭璧含章显,栋梁任栋施。

风云随卷舒,川岳荡胸次。

讵屑雕虫技,宁同斗筲器。

盛世需英彦,赓歌佐天治。”

这诗做的只能说一般,是很标准的应试诗。

但李瑜写完这首诗,心中却由衷松了一口气。

他的志向从来不在科举。

许多时候都是耐着性子才抱着书本硬啃。

参与科举只是为了有个更好的出身。

一来这是原身乃至月娘一直以来的心愿。

二也是为了博得文官集团的一丝好感。

虽然到了一定程度,还是不可避免会被打压。

但好歹会减少一些因文化差异和身份隔阂带来的歧视。

至于为什么不接着考举人进士,很简单,不是随便一个穿越者一穿越就突然精通经义,一路考上进士的,甚至考上状元的。

李瑜现在对院试有一定把握。

靠的是原身的基础。

科举考试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了。

而且,大周院试一年一次,乡试三年一次。

今年是没有衔接的乡试的。

李瑜前世在学习上也没什么天赋,各种辅导班各种家教日复一日的加持下,才勉勉强强进了个一般的985。

现在既然有武力上的天赋,自然就得利用起来。

现在终于考完了院试,李瑜感觉有一种从此天高海阔的感觉。

从今往后,沙场拼杀,博他个万户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