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都,作为当今汉室名义上的都城,不仅是政治权力的中心,也隐隐汇聚着天下的能工巧匠、奇人异士。他们或因战乱流落至此,或为谋求进身之阶,或单纯被这都城的繁华所吸引。然而,在这门阀观念依旧根深蒂固的时代,许多身怀绝技的匠人、方士,往往沉沦下僚,甚至混迹市井,郁郁不得志。
吕布深知,冷兵器时代的争霸,固然离不开勇将精兵,但决定长远胜负和国家强盛的,往往是那些看不见的“硬实力”——科技。来自现代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技术爆炸带来的降维打击是何等恐怖。火药、钢铁、机械、农业技术……这些才是未来争霸的真正底气。
在许都的这些日子,除了应对明枪暗箭,他另一项极其重要却秘而不宣的工作,便是利用“听风阁”无孔不入的网络和自身“位高权重”的便利,悄然搜寻、筛选那些被时代忽视的“技术瑰宝”。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哥要在东汉末年搞工业革命,没点技术大牛怎么行?许都这地方,别的不说,捞几个被埋没的工程师、化学家,应该还是有机会的!
这一日,吕布以“欣赏奇巧之物”为名,在陈宫的陪同下,轻车简从,来到了许都西市一处不太起眼的工坊区。空气中弥漫着金属灼烧、木材切割和皮革鞣制的混合气味。根据“听风阁”的密报,这里藏着几位颇有能耐,却因出身或性格原因,不被主流认可的匠人。
他们首先走进一家略显破败的铁匠铺。炉火正旺,但生意冷清。一个浑身被煤灰熏得黝黑、手臂粗壮如小腿的汉子,正对着一把已经成型的环首刀胚反复锻打,眼神专注得仿佛在雕琢绝世珍宝。他捶打的方式似乎与旁人不同,节奏更为绵密,落点也极其精准。
“这位是欧冶师傅,”“影枭”安排的眼线低声介绍,“据说祖上曾为宫廷铸剑师,有一手叠打锻钢的秘技,能使刀剑更为坚韧锋锐。但他性子孤拐,不肯轻易将技艺示人,也不愿巴结上官,故而一直在此蹉跎。”
吕布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能看出,这位欧冶师傅锻打出的刀胚,纹理细腻,隐隐有流水般的波纹,确实非同一般。他随手拿起铺子里一把打造好的普通环首刀,用手指弹了弹,又看了看欧冶师傅手中那柄,问道:“欧冶师傅,你打的刀,与寻常军刀相比,如何?”
那欧冶师傅头也不抬,瓮声瓮气地道:“某打的刀,不敢说削铁如泥,但劈砍寻常铁甲,三十次内刃口不卷。寻常军刀,十次便钝。”
语气平淡,却透着强大的自信。吕布眼中闪过一丝喜色。基础材料学的专家!这正是军队装备升级的关键!
他没有立刻招揽,只是点了点头,放下一些银钱,订制了几把“样品”,便离开了。有些事,需要水到渠成。
接着,他们又拜访了一位隐居在城南陋巷的老方士。此人自称“云鹤子”,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居所内摆满了瓶瓶罐罐和一些奇怪的器具,空气中弥漫着硫磺和硝石的味道。他正在一个小泥炉前小心翼翼地加热着什么,似乎在提炼某种晶体。
“听风阁”的报告称,此人对金石矿物极有研究,擅长炼丹,但屡试不第,性格也有些痴迷癫狂。
吕布一进来,就被那熟悉的硫磺硝石味触动。化学家!搞火药的必备人才!
“云鹤先生这是在炼制何物?”吕布饶有兴致地问道。
云鹤子瞥了吕布一眼,见他气度不凡,但并未认出身份,只是傲然道:“贫道欲炼那‘五色丹砂’,点石成金不敢说,但若能成,或可强身健体,祛病延年!”他指着那些瓶罐,“此乃硝石,性烈,可化水为冰;此乃硫磺,性猛,可燃金石;此乃木炭,性温……三者若以特定比例混合,遇火则……轰!”他做了一个爆炸的手势,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
吕布心中狂跳!就是他!虽然方向歪到了炼丹上,但对火药基础成分的性质了如指掌!这就是原始化学家啊!
他强压激动,故作疑惑道:“先生所言,甚是玄妙。不过,此等物事,除了炼丹,可还有他用?譬如……军中?”
云鹤子皱了皱眉,似乎觉得吕布玷污了他的“仙家事业”,但看在银钱的份上,还是嘟囔道:“若不计较丹药品相,只求其爆裂之威,倒也不是不能……只是极其危险,稍有不慎,丹毁人亡……”
要的就是这个!吕布心中大定。
随后几日,吕布又通过类似的方式,接触了一位善于制作精巧机关、连弩的老年木匠(原始机械工程师),一位对水利灌溉极有心得的老农(农业技术专家),甚至还有一位对牲畜疫病防治颇有研究的兽医(生物医学萌芽)。
这些人在当下主流社会中,地位不高,甚至被视为“奇技淫巧”之徒,但他们掌握的,却是吕布眼中无比珍贵的“核心技术”!
时机成熟,吕布开始了他的“挖角”行动。他没有亲自出面,而是通过“影枭”和绝对可靠的渠道,秘密接触这些目标。
给出的条件,极具诱惑:
一、重金安家:一次性给予足以让家人过上优渥生活的安家费用,解除后顾之忧。
二、崇高地位:承诺在徐州设立专门的“匠作府”或“格物院”,授予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