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6章 谋发展(1 / 2)

时间过的很快,在卫山河的全速发展之下,到了十一月底。

这一个月的时间,卫**整体进程都非常的顺利。

首先,在卫山河以‘精诚之至,以赴国难’为口号的招贤令下。

过来投奔卫山河的人也不算很少,毕竟,卫山河现在在华夏的名头还是非常大的。

在华夏,不管是什么时候,总有那么一些人愿意去为国家而奋斗终生。

这些人里有教育界的,也有科研界的,有学生,有商人。

当然了,也确实没那么多,统共就来了三五百号人。

但是卫山河把这些人都给重视了起来,让他们在投入各自的领域。

教育界的就搞教育,卫山河在自己掌控地盘内开设学校,还准备在奉天办一所大学。

科研界就安排在各个工业区,现在华夏的科研,尤其是能过来找他的。

基本上也都是和工业挂钩,研究点各式各样的机器。

卫山河从里面挑选了一些懂军工的,全部充入了奉天兵工厂。

并且在奉天兵工厂成立了一个研发部门,专门进行军械的研发。

而学生嘛,二百多大学生,都是爱国青年。

这些学生学什么的都有,卫山河索性开设一个奉天研究院,研究院直接放在了帅府。

加上一些各个专业对口的老师,让他们结合目前卫**的基础,在各自的领域上发光发热。

搞农业的搞农业,搞水利的搞水利,机械和物理研究的也有,化学的也有一些。

对于这些研究院,卫山河煞费苦心,因此,卫山河还把刘志明给派遣到了老美。

算是让其出了趟差,当然了,刘志明去老美也不完全是为了研究院的事情。

而且这个奉天研究院的发展,能培养学生,也能为后续开办的奉天大学进行输血。

至于一些爱国商人,卫山河也给予了优待,允许他们和政府合作经营一些项目。

这无形中又给华子韬身上加了重担,不过也幸好,华子韬最近发掘和培养的人也能用上了。

和商人合作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卫山河现在不缺钱,但是随着部队的发展还有后续的计划,卫山河会非常缺钱。

而且,和商人合作,他拿大头,只要商人守规矩,那就不存在任何问题。

无非就是,以前辽地的那些富商,换成了被卫山河扶持起来的富商罢了。

与此同时,卫山河也大力的开发扶持抚顺的煤炭和鞍山、本溪的钢铁。

这三个地方是重中之重,工业要发展,根本离不开铁和煤。

尤其本溪湖特产的钢能造枪管。

被俘虏的鬼子这次卫山河学乖了,暂时没有杀。

全部挖矿去了,一挖一麻袋那种。

之前杀了大批的鬼子,导致他们后面挖战争工事都没苦力,让卫山河苦恼不已。

再说军事方面。

之前的那些团不算,仅仅是积极参与训练的新兵就达到了十万人。

奉天、海城、锦州、铁岭这几个地方成天那叫一个枪炮声连绵不绝。

弹药也得亏之前奉天兵工厂的库存够,再加上卫山河之后又大量制造,倒是富裕。

当然,在原材料方面,卫山河也是各种想尽办法。

其实奉天兵工厂的发展是非常不错的,依赖进口的还是少数材料。

比如制作炮管的特种钢,还有制造TT的高纯度甲苯。

当然,还有一些精密器械,这些卫山河也着手去进行改变了。

都是卡脖子的东西,老卫不喜欢。

这次刘志明去老美就是一个机会。

他很清楚这个时候老美正是经济大萧条时期,会有不少的工业倒闭、破产。

大量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失业,这个时候老美啥都有,各行各业都有死掉的企业。

过去抄底一把是最好的选择,至于怎么送过来,我加钱。

有些钱是不得不花的,这一点卫山河比谁都清楚。

这个时候想要抠门,想要不让老美鬼子赚钱,不可能。

形势比人强,该花的不能省,万一省下来让鬼子抢了咋办。

(这里说的是运费哈)

新兵征召完毕进入训练状态之后,卫山河再次选拔了一千人进入奉天军校。

算是第一批的插班生吧,反正第一期学员才学习了一个多月。

这些人进度快一点,跟的紧一点,也是个机会。

跟不上的,那就继续第二期的学习,第二期还不能毕业的,就算了吧,别勉强。

这些人后续也都会成为这些新兵的军官。

奉天兵工厂的飞行员训练也依旧没有停下来,并且参与训练的飞行员也越来越多。

现在仅仅是奉天机场参与飞行训练的预备役飞行员就多达五百人。

这就是士兵的基数带来的改变。

飞机的数量都不够,这些预备役飞行员们一个个穿着厚重的特制飞行服。

就像考驾照的学生似的,等着上飞机亲自上手实操。

这时候的双翼飞机还是开放式的座舱,飞到天上是真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