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诗国行:粤语诗鉴赏集> 第37章 古道遗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章 古道遗韵(2 / 2)

不复存在,但其承载的文化价值却愈发凸显。诗歌通过这一追问,引发读者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深层思考,赋予作品超越时空的思想深度。

五、诗学价值:方言诗歌创作的创新意义

树科的《梅岭古道》在当代诗坛具有独特的创新价值。在语言层面,其对粤语方言的运用,为诗歌创作开辟了新的路径,证明方言不仅可以入诗,更能为诗歌注入独特的文化韵味。在题材选择上,以梅岭古道这一地域文化符号为切入点,将历史、文化、族群等元素熔于一炉,展现出诗人对本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从诗学理论的角度看,这首诗呼应了海德格尔 “诗意地栖居” 的哲学命题。诗人通过对梅岭古道的书写,构建出一个充满诗意的精神家园,让读者在历史与现实的穿梭中,感受到文化的力量与诗意的栖居。同时,它也为方言诗歌创作提供了成功范例,证明诗歌创作应扎根于本土文化,从方言、民俗、历史中汲取营养,方能创作出具有生命力的作品。

《梅岭古道》以其独特的语言魅力、深厚的文化内涵、精妙的艺术构思,成为当代方言诗歌创作的佳作。它不仅是对梅岭古道的礼赞,更是对岭南文化的深情回望,在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中,奏响了一曲跨越时空的文化交响。这首诗的价值,不仅在于其艺术成就,更在于它为当代诗歌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激励更多诗人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创作出富有地域特色与文化底蕴的优秀作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