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X
-
100%
+
尺度的哲学思考。这种尝试呼应了宇文所安在《中国"中世纪"的终结》中的判断:中国文学的活力正在于中心与边缘的持续对话。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张力日益加剧的当下,树科的诗歌示范了一种健康的身份认知:根既深植于特定的土壤,又通过语言和记忆的连接,成为流动的、生长的存在。正如诗人用粤语吟诵"江南西北东"时,他不仅是在列举地理名词,更是在施行一种诗学的巫术——通过方言的召唤,让整个文明图谱在音韵中重新显影。这种艺术实践,或许正是本雅明所谓"在破碎的传统中拯救未来"的弥赛亚努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