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力地表达出道德在形式上的虚无感,又如“头发咁多有单双”的“咁”,生动地展现出头发数量之多的场景,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具体的画面之中。
从句式来看,诗歌以短句为主,如“泉水有流 溪水有量 江河湖水有度 海洋岂会冇量”,这些短句简洁明快,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在韵律方面,诗歌虽未严格遵循传统诗歌的韵律规则,但却在自然的语言流淌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律美。如“道嘅道冇道 道嘅德有道”“头发咁多有单双 天高地厚有阴阳”等句,通过词语的重复和句式的对称,在听觉上给人以和谐悦耳的感觉。这种语言风格,使诗歌在传达深刻思想的同时,也带给读者美的享受,让读者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和内涵。
32 修辞手法
《道德度嘅德》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表达效果。比喻手法尤为突出,如“泉水有流 溪水有量 江河湖水有度 海洋岂会冇量”,诗人以自然界的泉水、溪水、江河湖海为喻,将抽象的道德度量具象化。泉水虽小,却有流淌的方向;溪水虽细,却有一定的水量;江河湖水有各自的范围和深度;海洋则浩瀚无垠,难以估量。通过这一系列比喻,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道德在不同情境、不同个体中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使读者对道德的度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对比手法在诗歌中也运用得十分巧妙,“金银珠宝杯中物 襟怀坦荡”一句,将金银珠宝与襟怀坦荡进行对比,金银珠宝是物质财富的象征,而襟怀坦荡则是精神境界的体现。通过这种对比,突出了物质与精神的不同价值,引导读者思考在追求物质的同时,更应注重内心的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对比手法的运用,使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增强了诗歌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让读者在对比中深刻领悟到道德的重要性。
33 结构布局
《道德度嘅德》在结构布局上颇具匠心。诗歌开篇“道嘅道冇道 道嘅德有道”,直接点题,以“道”与“德”的辩证关系作为引子,引发读者对道德的思考,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为整首诗奠定了思辨的基调。
随后,“道嘅冇限 德有形容”进一步阐述道德的无边界与德的具象化特点,是对开篇观点的承接和深化。接着,诗人通过“泉水有流 溪水有量 江河湖水有度 海洋岂会冇量”“头发咁多有单双 天高地厚有阴阳”等一系列具体意象的描绘,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从微观到宏观,多角度、多层次地展开对道德度量的论述,使诗歌的内容逐渐丰富和饱满。
最后,“金银珠宝杯中物 襟怀坦荡”一句,作为诗歌的收尾,将主题升华到对物质与精神关系的探讨,使整首诗在结构上达到了完整和统一。这种起承转合的结构布局,使诗歌的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诗歌的主题,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树科在诗歌结构安排上的高超技艺。
四、诗歌主题思想
41 道德观念体现
《道德度嘅德》犹如一部道德观念的深邃画卷,清晰地展现出诗人树科对道德、品德的独到见解。诗中“道嘅道冇道 道嘅德有道”,传达出道德并非外在的刻板规范,而是源自内心的一种无形力量与准则。它超越了形式上的束缚,是人内心深处对善恶、是非的本能判断与追求。
“道嘅冇限 德有形容”则表明,道德虽无明确的边界,但品德却是可感可知的。每个人的言行举止,都体现着自身的品德高低,而品德正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呈现。就像泉水、溪水、江河湖海各有其特点一样,每个人也有自己独特的道德标准和行为限度,这是道德在个体差异中的多元体现。
“金银珠宝杯中物 襟怀坦荡”一句,更是将物质与精神进行对比,深刻地反映出作者对道德与物质关系的看法。在作者看来,金银珠宝等物质财富只是身外之物,而襟怀坦荡,即内心的道德修养,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这体现出一种超越物质,注重精神价值的道德观念,强调在物质富足的今天,人们不应迷失于物质的追求,而应坚守内心的道德底线,提升自己的品德境界,以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这种道德观念,对于当下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不忘初心,坚守道德,追求更高尚的精神生活。
42 人生哲理思考
《道德度嘅德》不仅是一部道德宣言,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对生命而言,诗歌通过“头发咁多有单双 天高地厚有阴阳”等意象,暗示着生命的多样性与独特性。每个人的生命都如同头发一般,或多或少,或长或短,但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天地阴阳的对比,也反映出生命在宇宙中的渺小与伟大,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在有限的生命里,去追寻属于自己的意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从价值层面来看,诗歌以自然景象和物质与精神的对比,启示人们,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物质拥有,而在于内心的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