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她声音柔和。
“你刚才说的那些新行业,听着就让人心潮澎湃。那……明后两年,我们具体该做点什么呢?是象你说的,试着接触一下计算机行业,还是先从连锁零售开始探探路?” 她觉得,既然方向已经指明,以他们家如今近两亿的身家,完全可以挑选一两个领域,亲自下场,开辟新的疆土。
毕竟,过去几年,他们就是这样从服装、鞋业一路走到房地产的。
坐在对面的柳烟烟也想听听姐夫会如何排兵布阵,开启新一轮的征战。
然而,宋青闻言,摇了摇头。 “思思,烟烟。”
“九十年代的机会确实更多,新兴行业也层出不穷,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象无头苍蝇一样,看到一个机会就扑上去。”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妻子和小姨子,语气坦诚得近乎剖析自己:“我们有今天这点身家,说起来,更多是依靠抓住了一些时代赋予的机遇,或者说,是一些……嗯,比较准确的预判。”
“但要论真正白手起家、从零到一去做一门陌生生意,我的能力其实有限,并不是什么生意我都能做的来的!”
这番话,让柳思思和柳烟烟都愣住了。
在她们眼中,宋青几乎是商业奇才的代名词,每一步都精准无比,何曾如此“妄自菲薄”?
“姐夫,你太谦虚了吧?”柳烟烟忍不住道。
“纤美、aj,还有现在的楼盘,哪个不是做得风生水起?”
宋青笑了笑,没有辩解,而是重申了自己的内核观点:“这不是谦虚,是自知。我的看法是,专业的事情,就得交给专业的人去干。 我们自己去陌生领域创业,失败的风险太高了,没必要去冒这个险。”
他话锋一转,将话题引向更具体的规划:“就拿我看好的行业来说。比如办公软件,还有游戏软件。”
“这些都是技术含量很高,需要极强专业团队才能做好的领域。我们自己去组建团队,研发产品,难度太大,变量太多。”
“那……我们就不参与了?”柳思思有些不解。
“不,参与,但不是直接下场做。”宋青摇头。
“我的想法是,等过几年,市场上出现一些有潜力、有技术的团队,成立了新公司,我们可以去投资他们。在他们最需要资金的时候,投一笔钱进去,换取一部分股权。”
他脑海中清淅地浮现出“金山软件”这个名字,以及那款未来会感动无数人的《仙剑》游戏。他不需要去创立它们,他只需要在恰当的时候,成为它们的“贵人”。
“比如,如果未来有一家做办公软件的公司,技术不错,团队也靠谱,我们就可以投资一点,占些股份。以后他们发展好了,我们坐等分红就好。游戏软件也是一样,如果遇到特别有创意的团队,做出非常好的产品,我们甚至可以多投一点,或者把代理权拿过来。”
柳思思若有所思,丈夫的思路,从直接经营实体,转向了更高层面的资本投资。这听起来,似乎更省心,也更……高级?
“等到九十年代中后期,我判断会有一个比计算机软件影响更大的浪潮出现——互联网。”
“互联网?”柳烟烟重复着这个陌生的词汇,满脸新奇。
“好了,这只是我自己猜测,不一定准,反正我们现在不要再轻易进场投资,我们之前那么多次成功,说不定是运气使然,我们不可能每一次运气都这么好!”
“所以刚才你说看到潜力不错的公司去投资,可能会减少风险?”妻子醒悟过来。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
他描绘的是一种“坐在家里当股东”的图景,与之前事必躬亲的实业经营截然不同。
柳思思此时彻底明白了丈夫的战略。
其实宋青自己也不是退缩,而是换了一种更聪明、更高效、也更符合他“先知”优势的方式来参与未来的商业浪潮。
他用资金去查找和绑定那些未来的“专业”巨头,而不是自己费力去成为“专业”的人。
这需要极强的眼光和定力,但一旦看准,回报将是无比丰厚的。
当然,这个世界上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极少极少!
但是宋青先知先觉,简直就是无敌存在!
“我懂了,”柳思思的脸上重新露出笑容。
“那我们现阶段,就是积累资金,留意人才和信息,耐心等待你所说的那些‘潜力股’出现?”
“对,就是这样。”宋青赞许地点点头。
“稳扎稳打,看好我们的基本盘。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也留给……有耐心的人。”他意味深长地补充道。
“所以,明后两年,我们不急着开辟新战场。先把服装、鞋业、地产的根基打得更牢,多储备些弹药。具体投资哪些公司,到时候再看看,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