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这一表态,基本算是默许了。
郑文斌见大哥都这么说了,虽然心里还是觉得有些不踏实,也不好再说什么。
见最大的阻力消除,宋青转向郑小强,进入更实际的环节:“小强,既然要搞,那就宜早不宜迟。你既然有这个想法,想必也做过一些功课。具体说说你的计划,尤其是投资方面,最大的开销在哪里?”
谈到具体规划,郑小强更加精神焕发,他显然做足了准备。
“宋叔叔,大伯,爸,要做矿泉水,第一步是查找优质、稳定的水源地,并且取得开采许可。第二步是建厂,靠近水源地,租贷土地建设厂房。这两点,在目前来说,只要资金到位,难度不算太大,水和地都不算贵。”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凝重:“最关键,也是投资最大的部分,是矿泉水的生产线!这是整个项目的内核,也是最烧钱的地方。”
“我通过一些渠道了解过,目前生产线的选择,主要分国产和进口,差距巨大。”
“国产设备,主要是广冬、姜苏一些厂家在生产。一套半自动或者基础的全自动生产线,价格大概在20万到80万人民币之间。”
“优点是便宜,维修方便;缺点是精度、稳定性和卫生标准,跟进口的没法比。”
“进口设备,主要来自德国、意大利、岛国。比如德国的克朗斯(krones)、khs,都是世界顶级的。”
说到这里,郑小强的语气带着一丝向往,“这些设备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产能大,但价格……极其昂贵。”
“一套小型的一线进口品牌全自动生产线,设备本身可能就要数百万人民币!这还不算高昂的关税、国际运费以及外国工程师的技术服务费。像去年年刚成立的怡宝,估计用的也就是二线进口品牌或者比较好的国产线。”
“所以,综合来看,”郑小强总结道。
“如果选择国产生产线,加之厂房、水源、租金等所有前期投入,大概一百多万元,就能建成一条日产数千瓶的生产线,可以先试试水。”
“如果选择进口生产线,非顶级品牌(欧洲二线或岛国品牌),总投资可能在300万到500万。”
“如果是世界最顶级的,比如德国克朗斯的最新型号,一条生产线的总投资,算上所有费用,恐怕要达到800万到1300万之巨!目前国内,估计没有一家矿泉水厂用得起这么贵的设备。” “我的建议是,”郑小强看向宋青,语气谨慎,“我们先从国产或者二手进口生产线开始,投资可控,风险也小……”
他话还没说完,宋青却缓缓摇了摇头。
“不!”他开口。
“我的想法,恰恰相反。”
“我们要干,就干最好的!”宋青一句话,石破天惊。
郑小强愣住了,郑文斌张大了嘴,连一直稳坐钓鱼台的郑文武,眼中也闪过一丝讶异。
一千万!
在1990年,这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很多大型国企一年的利润恐怕都没这么多。
宋青竟然要为一个刚刚提议,看似“卖水”的生意,投入如此巨资?
“宋…宋青,这…这太多了!不行,绝对不行!”郑文斌第一个反对,急得直摆手。
“这要是亏了,我们怎么对得起你!”
郑小强也从震惊中回过神来,连忙道:“宋叔叔,您的信任让我受宠若惊!但一开始就投入这么大,风险太高了!我们完全可以循序渐进……”
宋青抬手,止住了他们的话。他看向众人: “文斌老哥,小强,你们听我解释。”
“我之所以选择最顶级的生产线,理由有三。”
“第一,品质是生命线。”他伸出第一根手指。
“我们卖的是水,口感、纯净度、安全性,是消费者最终选择我们的根本。顶级的生产线,意味着最先进的过滤、杀菌、灌装技术,能最大程度保证水的口感和品质从一开始就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要做的,不是便宜的水,而是好喝的水,是高端的水!”
“第二,效率和稳定性。”第二根手指伸出。
“顶级生产线虽然初期投入大,但自动化程度高,产能大,故障率低,长期来看,均摊到每瓶水上的成本和维修成本,未必比经常出问题的廉价生产线高。时间就是金钱,稳定的生产就是利润的保障。”
“第三,品牌与壁垒。”宋青的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郑小强身上。
“小强,你说要早点营造品牌效应,非常对!但我们如何快速创建品牌认知?除了营销,产品本身的硬实力是关键。当我们宣称使用的是德国克朗斯顶级生产线时,这就是最好的品质背书!这能在消费者心中瞬间创建起‘高端、可靠、技术领先’的品牌形象。”
“同时,这笔巨大的初期投入,本身就是一个极高的行业壁垒。后来者想要模仿和超越,难度会成倍增加!”
他顿了顿,最后抛出一颗定心丸:“至于资金问题,你们不必担心。我现在手头能动用的现金超过一个亿,拿出一千万来投资一个我极其看好的未来产业,完全在可控范围之内。我的服装、鞋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