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寒门长媳的日常> 替人求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替人求职(2 / 3)

头老太心中期盼的福气了。

自然,老太太一走,之前在园中专门为伺候她而或买或请的人就被遣散。

小姑子陈舒是花钱雇的,吴员外确实也念在孟月给他娘抄书的份上,在请辞她的时候,言语态度都更客气些,还额外多给了三百文。

不存在和那些丫鬟们一样会再次被人牙子发卖,但她明显也是被那些哭声和泪痕吓到了,回来两三天都食欲不振。

孟月除了自己安慰她,就是让墨儿上街去给她买吃的,这才好点。

“舒娘,你不要怕,你是有手艺的人,不愁没有事做。要紧的是,要把自己尽快调整好,别丧着脸,会影响你的运气的。”

谁家也不愿意雇佣一个整日丧眉搭眼的厨娘嘛!

------

“大嫂……我不想给大户人家做厨娘了……”

这两个多月来,陈舒虽说是吴员外府上请的厨娘,但其实有时候她自己感觉还是像个下人,说好听点,就是有厨艺傍身的下人。

这一点对她这个十几岁的少女来说,还是不太能够接受。

虽说陈家是没有吴员外家的家境殷实,但在陈家也是正经的主人,上门去给人做厨娘,在这个年纪,容易敏感的高傲少女心里,就是难过。

“以前有师傅带着还好,我只需要跟在她身后,听吩咐做事就好。可这几个月,我一个人在吴家,除了做饭烧菜,还有每日晚饭后归家,其余时间都觉得局促……”

这种感觉,其实就是寄人篱下,孟月可太懂了。

就跟前世的她一样,虽然自己在培训机构也是拿工资的,但那些家长,可比吴家的老太太难伺候多了,每次都觉得自己像个丫鬟,必须有求必应。

看着面前哭得梨花带雨的少女,心有戚戚的孟月上前握住了她的手:

“别哭,天无绝人之路,不去就不去,我们再一起想办法。”

民以食为天,人无论在何时何地何种境遇里,都是要吃吃喝喝的。

孟月知道陈舒的厨艺是过硬的,所以她才敢说这样的话。

------

但后面接连的几天,孟月抄书时,就因为想着这事儿,心不在焉。

前世,就拿她的工作来说,做老师,也是有很多条路的。

培训机构老师是一条,还有就是独立老师个体户,另外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编了。

这里其实也是三种逻辑——要么背靠机构,要么独立单干,要么进入体|制。

她同样也按照这样的逻辑,来梳理小姑子舒娘可能的求职路径——

单干的话,她才学厨归来,没多少经验,这条路pass;

吴员外家算是一棵大树了,但舒娘不愿意,这条路也被堵死;

那么也就只剩下最后一条路——进入大晏朝的各级官署去做厨娘!

毕竟各位官员们也是要吃饭的嘛!这条路看上去也会更加稳定,对小女孩很好。

------

想到了舒娘的出路,孟月先是畅快地喝了一盏热茶,而后却又拧成了“川”字眉。

她一个寒门里的妇道人家,哪里能去探到官署的门道呢?

丈夫陈牧也是个自负盈亏的“医馆主理人”,更不是个高居庙堂的。

------

不过,这件事情终于在第十五日,也就是十二月中时迎来了转机。

这回是大儿陈砚帮了大忙。

腊月里,寒风乍起,雪纷飞,阿砚回来时,那蓑衣和斗笠上都是一层厚厚的雪。

一进花厅就喊饿,孟月见故便问缘由,他便说是因为饭堂里的饭菜做得不仅不太好吃,今日分量还不够。

再一问,他便说是学子们都议论开了,“好像是有位厨子做饭难吃被辞退了……”

孟月一听,心中便豁然开朗:“舒娘,这正好是咱们的机会呀!”

不去官署,去学墅,给学子们做饭,也是绝佳好事呀!

------

更让她心感快慰的是,她的八岁好大儿,竟然真的壮起胆子去后厨问了条件。

“说是要做饭好吃,手脚麻利又干净的,人还要齐整勤快的……”

“那老伯说时,我就想起小姑来,咱们家的饭菜,几乎都是你做的,我们大家都爱吃,重要的是……我更爱吃,要是小姑来我们饭堂,我一个月起码要胖好些!”

孟月想,这可能就是今日阿砚回来比较晚的原因。

要去询问这些事情,风雪路又难行;但更让她觉得开心的是,她的大儿子,和她解开了从前的心结,看到她为家中诸多难事劳心,也慢慢学会了主动分担。

------

翌日,孟月便陪着陈舒去了一趟杏花书墅。

但阿砚没有陪着一起,他要早走去上早课。

姑嫂俩便径直去了杏花书墅的饭堂,等陈舒去试了菜,到谈待遇的时候,孟月便适时把她获得过的嘉奖令拿出来。

那老伯一看是“霁月先生”,便惊喜莫名,主动把工钱多加了五百文。

陈舒自然是高兴的,一贯五百钱,不迟到不早退,月末还能再得五百文。

足足两贯钱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