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问鼎巅峰:从基层开始> 第369章 谈话谢飞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9章 谈话谢飞臣(1 / 2)

“员外那边话递到位了,咱现在过去啊?”

王文铎看着一旁的徐末,问了一嘴。

徐末指了指自己,问道:

“我?我跟你去干啥啊,有什么话你自己聊就行了,我不去,我这一大堆事儿呢!”

徐末一听要动弹去热河,立马摆手拒绝。

“你带着小桐去呗,到那儿让员外招待招待你们,他在那块儿比较熟!”

王文铎一想也是,反正正事儿三两句聊完,自己还能带着徐桐转转,毕竟好久没有陪徐桐了,这都快结婚了,也说不过。

“行,那你在京城吧,我带小桐过去!”

“不用着急去,抻一下!”

徐末点了王文铎一句,接着便接了个电话,开车离开。

王文铎想想也是,陪着徐桐在京城又待了一天,跟员外的父亲卫正华聊了会儿,让对方帮忙和港岛那边沟通一下,尽快把容向发的赃款追回来。

如果真把蓝海这边的投资谈下来,那老区绝对是要动大钱的。

从卫家出来后,王文铎又给明悦打了个电话:

“最近项目不要上了,把欠款追一下,回笼一下资金,下一步朝歌要有大动作!”

“”

“对了,慈善基金那边怎么样?”

“”

“那就行,尽我们最大能力吧。”

傍晚,龙飞开车,王文铎与徐桐一同去了热河某度假村。

车子刚一停进停车场,谢飞臣便已经站到了车门旁,主动给王文铎打开了车门。

“谢总,你真是太客气了。”

“呵呵,哪里话,能邀请王书记来热河一趟,是我的荣幸!”

双方寒喧几句,便一同进了度假村。

“小桐,你先自己看看,我陪谢总聊几句。”

徐桐知道王文铎这趟来是有正事儿,与众人打了声招呼,便独自离开。

“谢总,听员外说,你想慢慢把厂子整体搬迁到中部地区?”

“员外?”

谢飞臣顿时一怔,仅从称呼上,谢飞臣便察觉到了王文铎与卫家公子卫长空的关系甚笃。

“哦,卫家公子卫长空,我们在一块儿都这么称呼他!”

“蓝海在南方发展不是挺不错嘛,怎么突然想着要整体搬迁呢?”

谢飞臣搓了搓手,深吸一口气,说道:

“不瞒你说,我们蓝海前几年在南方发展还行,也是能和富某康掰掰腕子的,而且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比他做的业务更高端一些!”

“但前年,南方一些领导不是这事儿你应该也听说了,那些领导都是支持我们蓝海的。”

听到这儿,王文铎点点头。

“虽然国家一直在提倡构建清亲政商关系,但是王书记你肯定也知道,真要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失去上层政治关系的支持,我们蓝海这两年有点走下坡路了!”

“再加之,国家一直在提倡加工制造业向内地省份迁移,南方沿海城市也在进行产业升级,经过我们蓝海董事会的商讨,决定在中部地区建设分厂,并逐渐把业务中心向中部地区分厂迁移,并在五到八年内完成彻底迁移。”

谢飞臣这么说,也是在向王文铎传达一个消息,那就是我们蓝海迁移可以,业务重心转移也没问题,但是前提是要给我们时间。

“恩,你们董事会还是有前瞻性的!”

“有目标城市吗?”

谢飞臣摇摇头。

“目前还只是规划阶段,我们也在筛选。”

王文铎听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就我看来,省会城市是不符合蓝海未来发展的。”

“现在,中部地区的省会城市产生的虹吸效应太大,省会城市的领导们也想利用这种虹吸效应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就拿我所在的平原省举例,最近两年,省会在高新科技企业引进过程中,给出的政策优惠比加工制造业要高太多了。”

“当然,这不是说省会城市会排斥大型加工制造业的添加,而是在政策、资金、人才、制度等多方面的倾斜来看,省会城市更加愿意紧跟国家大政方针。”

“省会城市的虹吸效应,确实能给蓝海带来一定的便利,但我觉得就长远来看,省会城市未来十年内,绝对会跟南方沿海城市一样,进行大规模的产业升级,蓝海如果选择省会城市,可能会走今天的老路!”

仅从专业角度,谢飞臣觉得王文铎说的是很有道理的。

蓝海属于是加工制造业,也是人力资源密集型产业,如果搬迁到省会,可能会因为人口虹吸效应,迎来短暂的爆发式发展,但就长远来看,还是要面临当前的窘境。

“王书记,依你之见,蓝海应该迁移到哪个城市?”

听到这话,王文铎顿时提高了警剔,如果这个时候就说出让对方迁移到朝歌,看起来有些太急。

“人口大省,人口大市!”

“川地、平原、燕赵,这三个省份我觉得都不错!”

“呵呵,我们蓝海会认真考虑王书记的意见的!”

说到这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