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3章 博弈(2 / 2)

简易的精密夹具,将巨大的齿轮稳稳固定。利用百分表、光学水平仪等工具精确定位。

修形过程极其缓慢且考验耐心。赵四手持放大镜,仔细检查每一齿的磨损情况,用标记笔标识出需要修磨的区域和量。

老师傅则按照他的指示,选用不同粒度的油石和研磨膏,手工进行微米级的精细修磨。每修几下,就要停下来检查一次,测量一次。

赵四则不断进行着色检查,将蓝油涂在配对齿轮上,缓慢转动,观察啮合印痕的转移变化,据此调整修磨的重点和方向。

这是一个反复迭代、精益求精的过程。车间里异常安静,只剩下极其轻微的摩擦声和偶尔低声的交流。

经过三天近乎不眠不休的精细操作,修形工作终于完成。

最终的着色检查显示,啮合印痕饱满均匀,完美地位于齿面中部,面积超过了90%!

齿轮副重新装入清洁一新的齿轮箱。加油,封闭。

再次启动车床,空载运行平稳。

开始进行逐步加载试切。从轻载到中载,再到重载…

机床运行稳定,噪音、振动、温升全部正常!

加工出的试件经过三坐标测量机检测,精度完全达到甚至超过了出厂标准!

成功了!完全成功了!

整个车间沸腾了!刘总工用力握着赵四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王工脸上笑开了花。就连最初反对的陈高工,也走上前来,拍了拍赵四的肩膀,眼中带着复杂的赞赏:“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赵四的方案不仅挽救了这台关键设备,保证了万吨轮建造进度,更探索出了一套在极端条件下修复大型精密齿轮的有效方法,其价值远超一次简单的故障排除。

他再次拿出相机和笔记本,将整个修形工艺过程、技术要点、检测标准详细记录下来。这无疑将是那本手册中又一个闪耀的亮点。

消息传回部里,周主任特意打来电话表扬。江南厂的感谢信也随后寄到。

经此一役,赵四在专家组内的威信彻底树立起来。而他提出的“从现象看本质,从系统找根源”的故障诊断思路,也被王工要求详细记录下来,作为手册故障诊断篇的核心案例。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实战,赵四对大型精密机床传动系统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系统赋予的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锤炼中,真正融会贯通,变成了他自身的能力。

他没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而是拉着郑老师和李工程师,连夜将整个诊断过程、数据分析、修复方案详细整理成文,附上大量照片和数据图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