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穿越59,开局获得签到系统> 第96章 幸不辱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6章 幸不辱命(1 / 2)

地下洞库内,空气仿佛凝固。

改造后的雷达阵列静静地矗立着,粗大的电缆和新增的银白色风冷管道如同为其披挂上的崭新铠甲。

赵四站在监控台前,脸上沾着油污,眼白布满血丝,但眼神锐利如初,紧盯着屏幕上即将跳动的数据。

身旁,基地司令员、领导小组组长、张连长以及所有参与改造的技术骨干和兵王们,屏息凝神,等待着最终的审判。

二十个小时不眠不休的奋战,所有人的体力都已透支,但精神却紧绷如弓弦。军令状的二十四小时大限将至,成败在此一举。

“开机测试!”司令员的声音嘶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操作员深吸一口气,用力推上了主电源闸刀。

低沉的嗡鸣声瞬间充盈整个洞库,改造后的散热风扇组同步启动,发出强劲而稳定的气流声。监控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参数条开始剧烈跳动。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锁定在代表几个关键过热节点的温度曲线上。

一分钟…曲线开始缓慢下行!

三分钟…下行趋势加快!

五分钟…温度读数稳定在了一个比改造前低了一大截的水平!

“报告!功率合成器节点温度下降十九摄氏度!”

“磁控管基座区域下降十七摄氏度!”

“整体散热效率提升超百分之四十!温度稳定!”

监控员激动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大声报出一连串数据。

“好!!”司令员猛地一拳砸在控制台上,震得茶杯乱跳,脸上终于绽放出如释重负的巨大笑容,他转身一把抓住赵四的胳膊,“好小子!真让你干成了!立了大功了!”

整个指挥部瞬间被狂喜的欢呼和雷鸣般的掌声淹没!压抑了数十小时的焦虑和恐惧,在这一刻彻底宣泄出来!张连长和几个老班长激动得互相捶打着肩膀,眼圈发红。

就在这时,通讯兵跑步冲进来:“报告!南京紧急空运的物资和人员已抵达机场!邵工他们也到了!”

“快!快请进来!”司令员大声道。

邵工父子带着几个恒温保管箱,风尘仆仆却眼神灼灼地冲进洞库。

没有寒暄,立刻在赵四的指引下,打开经过改造、散热得到保障的雷达机柜,将那些精心改良的抗毒化阴极管芯,小心翼翼地替换下已经发黑报废的旧管芯。

最后的调试完成。再次启动整机。

雷达屏幕上的雪花噪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减少,微弱的目标信号变得清晰、稳定,探测距离数据在显示屏上节节攀升,最终稳稳地超过了过去的最佳历史记录!

长时间全功率考核测试开始。数个小时过去,性能曲线没有丝毫波动,稳得让人心醉。

“成功了…完全成功了!性能还有提升!”基地的首席工程师看着最终测试报告,声音哽咽,激动得难以自持。

司令员长长地、彻底地舒了一口气,用力拍着赵四的肩膀,又紧紧握住邵工满是老茧的手:“谢谢!太感谢了!你们保住了国家的重要眼睛!这份功劳,我亲自为你们上报!”

惊天危机,终告解除。

数日后,北京,部委大楼。气氛与之前离去时截然不同。虽然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疲惫,但眉宇间是掩不住的欣慰与昂扬。

部里召开了高级别的专项通报会。张副局长亲自主持,他在会上详细听取了领导小组的汇报,当听到赵四立军令状、带队攻坚、最终圆满解决问题的过程时,他面色复杂,最终化作一声长叹。

他拿起话筒,一改往日的保守口吻,高度赞扬了应急处理小组,特别点名表扬了赵四:“赵明同志,在此次关乎国防安全的重大危机面前,展现了卓越的技术洞察力、无畏的责任担当和非凡的攻坚能力!”

“其提出的应急方案和技术手段,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且极具创新性的!为我们解决此类复杂系统故障,树立了典范!”

会场响起热烈掌声。坐在角落的马工等人,脸色灰白,低着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再也发不出任何异议的声音。

通报表扬、内部嘉奖的决议迅速传达。革新办为此举办了一个小型的庆功座谈会。物资紧张,桌上仅仅摆着茶水,气氛缺轻松热烈。同事们纷纷向赵四表示祝贺,周主任更是笑容满面。

然而,当周主任让赵四讲几句时,他站起身,脸上却看不到多少喜悦,反而带着一种沉静的凝重。

“谢谢主任,谢谢大家。”他的声音平静却有力,压下了会场的热闹。

“这次任务能完成,靠的是集体力量,是406基地官兵的奋战,是第七电子管厂的技术支持,也是在座各位的后方支撑。”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沉重:“但庆功之余,我们更该冷静反思这场危机背后的深层次问题。这次看似是磁控管单一元件的批量失效,但其根源,却暴露了我们整个工业基础体系存在的脆弱性‘短板’。”

他引入了“木桶效应”的概念:“我们的国防现代化,就像一只木桶,它能装多少水,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几块木板。”

“比如几样先进的武器设计,而恰恰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