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穿越59,开局获得签到系统> 第120章 拨动心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0章 拨动心弦(1 / 2)

不出意外,赵四顺利解决了运输保障任务!

部里也接到了基地发来了感谢电,收到车辆厂家对特殊环境下车辆改进建议的感谢函。

大红绸花再次点缀部委大礼堂的主席台,茶叶和香烟味道混合在一起。

掌声如同潮水般涌起,落下,又再次涌起。

赵四站在台上,胸前佩戴着大红花,手里捧着奖状和一个装着崭新搪瓷杯、毛巾的奖品盒。

部领导为他戴上一枚闪亮的奖章,冰凉的金属触感透过衬衫传到皮肤上。

“赵明同志,在西北运输保障任务中,表现突出,展现了卓越的技术水平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特授予‘工业建设标兵’荣誉称号!”

主持人的声音通过扩音器在礼堂回荡。

台下是黑压压的人群,有熟悉的同事,有不认识的各级干部。

王永革在下面使劲鼓掌,咧着嘴笑。周主任坐在前排,面带微笑,轻轻拍着手。

赵四微微鞠躬,说了几句感谢组织培养、感谢领导信任、感谢同志帮助的套话。

他的心跳得有些快,不是因为激动,而是某种说不清的不安。

授勋仪式结束,人群移步旁边的食堂。

庆功宴的规格不低,桌上摆着红烧肉,还有难得的瓶装白酒。领导和功臣们坐在主桌。

几位领导轮流讲话,内容大同小异,无非是表扬赵四和他带领的研究中心解决了大问题,为部里争了光,号召大家学习。

赵四端着酒杯,一次次站起来,说着谦逊的场面话,喉咙被辛辣的酒液灼烧。

宴席过半,气氛更加热烈。

周主任正拉着赵四,低声交代着什么。

一位头发花白、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的老人,在秘书的搀扶下,缓步走了过来。

周主任立刻站起身,神情恭敬:“老部长,您怎么过来了?快请坐。”

赵四也赶紧站起来,认出这位是早已退居二线、但威望极高的部级领导,姓李。

李老摆摆手,声音有些沙哑,但很清晰:“不坐了,人老了,坐不住。我来看看我们的小英雄。”

他浑浊却锐利的目光落在赵四身上。

“不敢当,李老,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赵四恭敬地回答。

李老笑了笑,脸上的皱纹舒展开:“年轻人,不骄不躁,很好。”

他顿了顿,环顾了一下喧闹的宴会厅,话锋微转,“解决一个棘手的难题,是功臣,是及时雨,大家都要感谢你。”

周主任在一旁点头称是。

李老的目光重新聚焦在赵四脸上,声音压低了些,却带着千斤重量。

“但光是救火,还不够。今天这里漏了补这里,明天那里垮了修那里,终究是被问题牵着鼻子走。”

“真正的国士,想的不是当救火的功臣,而是如何构建一套体系,让火灾少发生,甚至不发生。”

赵四心头一震,仿佛被点醒了什么。

李老继续缓缓道:“你现在有了声望,有了资本。下一步,不该只想着扑灭下一场火。”

“要学着看整个棋盘,想想怎么布局,怎么让咱们的工业体系,自己能强健起来。”

“下好整盘棋,比吃掉对方一两个子,重要得多。”

说完,他拍了拍赵四的肩膀,没再多言,在秘书的搀扶下慢慢走开了。

周主任若有所思地看着李老的背影,轻声对赵四说:“老部长的话,金玉良言啊,值得好好琢磨。”

赵四站在原地,李老的话语在他脑中轰鸣。

是啊,拖拉机故障、车队趴窝、机床精度不够……他就像一个高级救火队员,凭着系统和超越时代的知识,四处扑救。他也渐渐沉迷在这种一次次解决问题的快感之中。

但问题的根源,那些深层次的、系统性的短板,却依然存在,随时可能爆发新的、甚至更严重的问题。

精密机床依赖进口,数控系统一片空白,高级材料受制于人,更遥远的未来,还有集成电路这座大山……

这些念头以前技术攻关小组零散地出现过,但从未像此刻这样清晰、迫切地交织在一起。

庆功宴在喧嚣中结束。赵四婉拒了后续的活动,独自回到革新办给他分配的临时宿舍。

关上门,隔绝了外面的嘈杂。

他坐在木板床上,没有开灯,任由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李老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思维深处的枷锁。

“签到。”他在心中默念,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期待。他需要的,不再是某个具体的零件或技术图纸。

“叮!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国家工业体系脆弱点初步诊断报告(基于当前技术水平和国际趋势推演)】。”

一股庞大的信息流瞬间涌入赵四的脑海,不是具体的技术参数,而是宏观的、战略层面的分析。

报告以一种冰冷而客观的视角,清晰地罗列出当前中国工业体系最致命的几个系统性短板:

精密机床产业:基础薄弱,高端完全依赖进口,自主研发能力几近于无,严重制约整个制造业的升级。

数控系统:尚未起步,缺乏核心技术人才和研发体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