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陵城外的山坡上,刘镇庭见到了刘茂恩一行人。
在他的注视下,刘茂恩等人在卫队营的“护送”下,来到了刘镇庭面前。
同样领口挂着两颗金星的刘茂恩,已经没了往日的傲气,脸上带着几分尴尬与疲惫。
这是他第二次被刘镇庭俘虏了。
上一次被抓时,因为一直有兄长的庇护,他还敢甩脸子、耍脾气。
可如今独掌镇嵩军,经过一番历练后,他早就成熟了不少。
尤其是,以后就要寄人篱下了,自然就乖顺了很多。
“刘军长,别来无恙?”刘镇庭率先开口,语气平淡,听不出丝毫敌意。
刘茂恩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随即躬身施礼,略带歉意的说:“刘总指挥,上次伏击一事,我是真不知道您在场,否则....”
有些心虚的他,不敢直视刘镇庭的眼睛。
上次,刘镇庭亲率骑一师突袭归德后返程,却遭到他的埋伏。
骑一师被打残,刘镇庭本人也险些丧命。
虽然,他当时并不知道刘镇庭在场。
可要是人家要这件事做文章,他刘茂恩不死也得脱层皮。
刘镇庭看着他窘迫的模样,嘴角勾起一抹浅笑,随意说了句:“战场上各为其主,胜负也乃兵家常事,刘军长不必介怀。”
随后,抬手示意卫兵退下,客气的说:“坐吧,咱们聊聊。”
话音刚落,几名卫兵搬来几把椅子,放在刘茂恩等人身后。
刘茂恩愣了一下,没想到刘镇庭会如此客气和大度。
其实,刘镇庭不跟他计较,并不是因为大度。
而是现在的位置,让他必须打开格局!
如今中原大战正酣,刘镇庭要想壮大,自然不会轻易杀降将。
况且,这个时期,还有一个规矩——将官以上不杀。
而刘茂恩这样的镇嵩军首领,刘镇庭更不会杀了。
中原大战结束后,刘镇庭还打算收编、接收西北军的势力。
所以,不仅不会拿刘茂恩开刀,还得摆出礼贤下士的态度。
而这,这也是千金买骨的一种行为。
显然,刘茂恩没有刘镇庭想的那么多。
眼看刘镇庭没有追究自己的意思,刘茂恩神情略有激动,语气诚恳的表态道:“多谢刘总指挥不计前嫌,书霖记住了,来日必相报!”
刘镇庭点点头,一语双关的对他说:“书霖兄,客气了。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一家人不说家话。”
刘茂恩微微一愣,显然也听出了刘镇庭的意思。
上次他们兄弟俩被俘的时候,刘镇庭放了他们一马。
这一次,听口气,是要整编自己的部队了。
不过,这也是难免的。
之前他投靠南京时,也就是因为有战事。
否则,早就点验他的部队,往里面掺杂常老板的嫡系军官了。
想到这里,刘茂恩暗道:“算了,算了,跟着刘家父子,至少还能留在河南老家。”
随即,他抬头看向刘镇庭,眼中多了几分感激:“是啊,以后就是一家人了,书霖明白。”
这个态度,刘镇庭很满意。
刘镇庭微微颔首,再次示意他坐下说话。
“对了,在这之前,我有件事想问问书霖兄。”刘镇庭话锋一转,眉头微皱,追问道:“上次我率骑一师返程,遭你伏击,此事并非偶然吧?是谁向你通风报信,让你精准预判我的路线?”
刘茂恩脸色微变,沉默片刻后,缓缓说道:“是孙良成。”
“孙良成?”刘镇庭脸色一变,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又惊又怒的追问道:“你说什么?竟然是他!”
刘镇庭曾经怀疑过孙良成,可又一想,孙良成不应该会这么不顾大局。
如今从刘茂恩口中知道这个消息后,刘镇庭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刘茂恩轻轻地叹了一口气,稍作停顿后,继续说道:“没错,当时正是孙良成司令部的薛高参前来传达消息给我的……”
然而,他的话还未说完,便被刘镇庭突然打断。
只见神情凝重的刘镇庭,猛地抬起头来,紧盯着刘茂恩,追问道:“等一下!你刚才说谁?薛高参?究竟是哪个薛高参?是不是叫薛佳兵!”
刘茂恩神情一怔,但他还是如实回答道:“嗯,是的,就是薛佳兵。总指挥您认识他吗?”
刘镇庭并没有立刻回答刘茂恩的问题,而是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薛佳兵,这可是老熟人了,刘家父子和这个薛佳兵可是结怨很深。
所以,也有可能,是薛佳兵挟私报复。
不过,不管是不是孙良成的主意,他孙良成这次都解释不清了。
而且,刘镇庭也不管是不是孙良成的主意,他也不需要查清楚到底是谁的主意。
有了这个借口,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带兵回洛阳,静待时局,伺机而动了。
收回思绪后,刘镇庭微微颔首,随口说道:“嗯,也算是老熟人了。”
随后,刘镇庭就不再谈这件事,而是切入了主题。
“书霖兄,接下来,咱们聊聊部队整编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