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大明:我鄢懋卿真的冒青烟> 第一百九十四章 正是在下!【求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九十四章 正是在下!【求月票】(2 / 3)

与之相比。

分账的事,大同的事……不过都是这页篇章上的一句话罢了。

当然,“惊喜”也已经准备好了。

不知道他去了山西之后。

朱厚熜忽然得知“整个晋西北乱成了一锅粥”时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朱厚熜得知皇室宗亲代王“起兵造反”时又会是什么样的心态?

朱厚熜得知鄢懋卿分走的那一成将会是怎样的一笔巨款时,又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会不会连下十二道金字牌,催他立刻班师回朝?

心中想着这些。

鄢懋卿也吸取了沈坤和高拱的部分意见,点了点头道:

“兼侦察、扰敌与追击之责的骑兵的确需要一些,就依你们说的,两千人中分出两百训练成为骑兵。”

“剩下的全部装备番鸟铳,去城外的窝棚招募青壮,那里有的是吃不饱饭、进不了城的人。”

“告诉他们,咱们詹事府绝不欠饷,若有阵亡双倍抚恤,概不赊欠。”

“另外,初次招募以六千人为目标,为期两月的练兵过程中行末位淘汰制,直至淘汰到剩余两千为止。”

“至于练兵的项目……”

“骑兵我不懂,你们自己决定。”

“火器营的练兵项目,以番鸟铳装填射击、走阵、刺杀为主,其余塑造服从性与纪律性的项目由你们自己决定。”

“我只有一个要求:”

“临战击鼓,鼓声不停,赴汤蹈火,前进不止,否则以逃兵当场处置,抚恤全无。”

“至于战术方面,只训练一个战术。”

“此战术名为三段击。”

“一千八百人分为六个方阵,每阵三百人。”

“确保每一个方阵为一个整体,可以随时六阵合一,随时可以一分为六。”

“三百人再分为十二行,每行二十五人。”

“临敌时第一行跪射,第二行蹲射,第三行立射。”

“齐射完毕,除第一二三行迅速退回后方列阵填装鸟铳之外,第四至第十二行向前行进,第四、五、六行依旧跪射、蹲射、立射……”

“以此类推,反复轮换,前赴后继。”

“大约……就是这些了。”

其实这就是后世说法更加生动直白的“排队枪毙”战术。

只不过基于火绳枪的填装时间限制,鄢懋卿略微增加了行数,用于确保军士拥有足够的时间填装射击,确保射击不会出现空窗。

不过就算如此。

他这种列阵方式,当六阵合一的时候,并且还是三段击战术,一轮齐射亦可打出四百五十枚弹丸。

如此密集的弹幕,在小规模的冲突中,已经足以敌方造成毁灭士气的打击,更不要说后续还有延绵不绝的射击接踵而至。

“这……鄢部堂,就这么简单?”

沈坤听罢心中更加疑惑,不由与高拱面面相觑。

这可比他们想得简单太多了,真就是几句话已经可以概括出来,与他们心中所想的截然不同。

毕竟天朝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涌现了大量的名将,流传下来的兵书兵法亦多如牛毛,就算是各类精妙的阵法都令人应接不暇。

如此对比之下,就越发鄢懋卿刚才所说的这个所谓的“三段击”战术既笨拙,又愚蠢,还低级。

这可一点都体现不出一个将领的临阵指挥能力……

“简单么?”

鄢懋卿倒觉得一点也不简单。

这战术对于军士的服从性和纪律性要求极高,哪怕与敌人面对面“排队枪毙”都不能退却。

而他特意命两人先招募六千人,采用末位淘汰制,逐步淘汰至两千人,便是在对这些军士进行服从性测试。

至于这战术是否既笨拙,又愚蠢,还低级,又能否体现出一个将领的临阵指挥能力。

鄢懋卿只想说:

亲,时代不同了,准备迎接火器普及的时代吧。

其实作为一个穿越者,他心里知道,这也是天朝火器从明初开始全面领先世界,到如今却需要仿制西方的火器,再到后来与西方出现了代差的原因之一。

军队中许多思想保守、恪守传统的将领,被局限在了经验主义之中,一时之间的确很难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

另外。

也正是因为火器的普及,大幅降低了练兵成本,使得一个只玩了两个月火器的新兵蛋子就有可能轻易射杀一个玩弓、玩刀数十年的悍将。

这在某种程度上,这也影响到了许多传统武将、军户的核心利益,难免有人反对。

“鄢部堂,下官还有一个要紧的问题,这种主力尽数装备火器的军队,一旦与敌军短兵相接,岂不是毫无还手之力?”

高拱也忍不住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所以主要的练兵项目中不是有刺杀一项么?”

鄢懋卿笑着反问,

“秦汉的弩张士远可张弩杀敌,近可拔刀御敌,远攻近战皆是精锐,我们不也一样?”

“可是……用什么来刺,鸟铳?”

高拱依旧不解。

“有何不可,兵器的事我自去安排,你们只管依我所言募兵练兵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