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故人(1 / 3)

来者正是刘明月早已不问江湖事的师傅,连山派第三十八代传人虞闲秋。

通体漆黑的宝剑湛卢比她的人更先出现在刘明月眼前,剑身上古朴的纹路如画卷展开般在灯烛下长驱直入。

刘明月则在瞬息间侧开身子,从窗口退至屋角,堪堪避开精准冲她而来的磅礴剑气——登峰造极的剑意收放自如,并未伤及屋内的摆件分毫。

这便是虞闲秋每年到了此时的传统,一来即要先试试关门徒在去岁可有懈怠武艺。

“师傅,你比上次有进步,没有吓到我的梅花。”刘明月从身边木架上取出沉寂多日的照影剑,冲虞闲秋不着调地挑眉道。

虞闲秋对她的倒反天罡早就习以为常,轻撇嘴角无奈笑道:“就数你嘴贫。”

年过四十的女子身披厚厚的毛裘,内里却穿了袭道袍,端看着清正如松、仙风道骨。

她在落地后便负剑而立,面庞即使在深夜依旧神采飞扬,浑身上下皆浸透着精神抖擞。

刘明月看向窗外,眸光中盛满跃跃欲试:“大伙儿都睡了,老地方?”

……

翌日,刘明月一觉睡到晌午才艰难起身,开门刚好碰见同样精神不济的虞闲秋从隔壁厢房走出,困倦中仍将招呼打得悠扬起伏:“师傅,早啊。”

她们昨夜跑至城郊论剑,一直比划到天蒙蒙亮。

原本是师傅想要考校徒儿,结果徒儿反追着师傅越挫越勇,毫无点到为止的自觉,给虞闲秋整得直呼:“停手、停手!为师老了!”

“……早。”此刻虞闲秋仍是一身道袍加上毛裘的打扮,闻言自然而然地打了个哈欠,问出昨晚没来得及问的:“近来是有什么好事发生吗?那么兴奋?”

自打十一年前王朝更迭,曾经与狂刀齐名的虞剑仙便在正当盛年之际忽然淡出江湖,回到连山派的发源地上清山避世而居。

既是打定主意远离尘嚣,虞闲秋平时除了偶尔馋了出来寻觅美食,也就逢年过节才固定下山看看故人。

对于山外事她一概不去刻意操心,是以还不知晓刘明月已经为明月楼办下了第一桩案子。

“当然是因为太想师傅了。”刘明月依然不着调道,接着在虞闲秋“少贫嘴”的目光下简单将喜讯概述了番。

对此虞闲秋拍拍她的肩膀,夸赞她的同时也顺势给自己贴金:“不愧是我虞闲秋的徒儿。”

“师傅,咱们俩的嘴完全是一脉相承好吗?”刘明月被她拍得彻底清醒,虽是谴责,嘴角笑意却一直未放下。

二人并肩来到前厅,午膳已在比四角桌更大的圆桌上摆满,东方鱼、沈犀和还有顾家姐妹都在。

“虞前辈。”东方鱼对虞闲秋打招呼道,昨晚虞闲秋来时她便察觉到了,这会儿见到人并不意外。

沈犀和故去的姥姥曾带着她一起给虞闲秋诊过伤,是以从小也认得她,此刻指着桌上一瓶未打开的酒壶笑意灿然道:“前辈,去岁的桂花清酒我专门给你留了壶,今早刚从树下挖出来。”

“真娘,丽娘,这是我的师傅虞闲秋。可以叫前辈也可以直呼名字,她都不介意。”刘明月同顾家姐妹介绍道。

顾真娘实打实是第一次见虞闲秋,随东方鱼叫了声“虞前辈”,而顾丽娘一看到虞闲秋却是又惊又喜,兴奋地站起来冲她道:“高人!”

先前击打崔渠颈后的方法便是虞闲秋教给顾丽娘的,虞闲秋也还记得她,脚下步子停顿一瞬后先对顾真娘颔首再对她笑道:“丽娘。”

看到其余人疑惑的目光,虞闲秋便解释道:“秋天时我下了趟山,本想去汴城买酒,结果路过川河县时听说那儿刚上市的柿饼特别出名。”

说到这她颇有些怀念柿饼甜丝丝的滋味,笑容惬意地对顾丽娘竖了个大拇指:“但我那会儿不知具体哪家是当地人常吃的,幸亏有丽娘给我指路,牛记的柿饼确实好吃。”

她没有说的是,当时她路过麦田听到有人叫“丽娘”,这才停下脚步找正在挥舞镰刀的顾丽娘问路并以指点作为回报。

“前辈,我才是多亏了您!谢谢您教我自保之法。”顾丽娘眼中闪出激动的泪花,但她强忍着没让它落下,起身冲她结结实实地鞠了一躬。

顾真娘也知道这么回事,却第一次见到妹妹口中的“高人”本人,同样欣喜地起身向她郑重道谢。

“举手之劳罢了。”虞闲秋摆摆手,猜到顾丽娘便是案子的当事人。

一样意识到前因的刘明月则走过去拍拍她们的肩膀,温声道:“看来咱们的缘分一早就有了,先吃饭先吃饭。”

姐妹俩重新落座,师徒二人也坐了下来。

但圆桌的七张椅子却未坐满,虞闲秋坐在刘明月身边,她和东方鱼之间还留着一个空位,以及一副空碗筷。

明月楼尚未建成时,每一年在刘明月的府邸便都是如此安排。

虞闲秋取来沈犀和给她留的桂花清酒,给自己面前和空位上的酒盏分别倒满,东方鱼也沉默地给自己斟了一盏酒,随后与虞闲秋一起敬向空位。

刘明月主动对第一次见着这般场面的顾家姐妹解释:“阿鱼的师傅不在了,她们是在向她敬酒。”

姐妹俩张张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