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朕都快吞并诸国!你还嫌我南蛮是荒地?> 第71章 走!找王安石拍板定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1章 走!找王安石拍板定下(1 / 2)

有户部的王安石盯着农业上的事情,城北地里第一拨的种子,已经全部种下去了。

接下来的时间,就等着种子发芽,农民们每天去打理。

在这段时间里,吏部尚书房玄龄也发现了不少,会读书写字的人。

虽不说人人都是才学不错的读书人,但读过点书,会点文采道理,已经是不错的人选了。

大溏国正是人才稀缺,急需要读书人填补官吏空缺的时候。

房玄龄在挑选人的时候,要求并没有放得太高。

这次的科举考试,只能算是一场小型科举。

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选拔中低层的官吏,负责大量的官府基层管理工作。

一个月后,有资格参加考试的名单,已经公布出来了。

此时,房玄龄人在户部。

“房大人,名单已经贴出去了。”

吏部的侍郎,正在给房玄龄汇报工作完成情况。

房玄龄坐在书桌前,放下了手中的毛笔,看向了对面站着的下属。

“那些要参加小科举的人,可否派人去逐个通知了?”

“这次的科举考试,虽然只是选拔中低层级的官吏,却依旧很重要。”

“陛下很重视此次的考试,你们务必把所有细节都考虑到,不可敷衍了事。”

吏部侍郎把一份名册,放在了房玄龄的办公桌上。

“回禀房大人,都办妥了。”

“这次进入科举考试的名单人员,下官都已经派人,逐一去通知他们本人。”

“直到科举考试开始,下官必定会盯紧下面的人,把所有细节都照顾到。”

“绝不会让人,找到任何的错处。”

听着下属的回答,房玄龄也放心。

这个下属,是他一手提拔上来。

无论是官场上的处事能力,还是办实事的能力,都是极好的。

这种人才,天生适合在吏部当值。

“你的能力,本官也是清楚。”

“小科举这件事情交给你办,本官也放心。”

“只是有一点,你还是要时刻注意。”

“大人请说。”

“小科举这件事情,不可以耽误了农活,耽误了接下来的大丰收。”

“参加科举考试的人选,既然已经选出来了。”

“时间上,还是尽量放缓一点。”

“让这批参加考试的人,能有时间温习一下功课,又不至于会耽误田里的农活。”

“这件事情,你得多去户部那边,和户部的官员好好沟通。”

“争取田里的丰收,和接下来的小科举考试,两样都不会耽误。”

“要是小科举考试太晚了,朝廷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突然多出来近七万的百姓,官府现在能用的人,完全应付不过来。”

“你多叮嘱下面的人……”

“在科举考试之前,大家都尽量辛苦一点。”

“等科举考试结束,朝廷对中低层官吏的任命下来了,大家肩上的压力,就会减轻很多。”

房玄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下属尽快安抚好其他官吏。

现在正是大溏国,最紧要的时候。

无论如何,官府所有的官吏,都不可以乱起来。

吏部侍郎点头“大人放心,这件事下官定会安排好。”

“至于户部那边,下官也已经和他们沟通过了。”

“据户部尚书王大人的说法,田里的事情,大概一个月左右,就能适当闲下来了。”

“到时候,只等再一个月,便可大丰收。”

“下官想着,不如就把小科举考试的时间,安排在一个月后中上旬如何?”

“恰好一个月后,田里的农活也闲下来了,不需要那么多的人每日看顾着。”

“那些即将准备参加科举的人,就让户部那边,免了他们的农活。”

“如此一来,他们也可以有十来天左右的时间,可以温习功课。”

“本来这一次的小科举,也不是要选拔高官人才。”

“考试题目的难度,对正常读书人来说,并不算难。”

“十来天的时间,也够他们温故知新了。”

“等下下个月的中旬,考试也结束了,就到我们吏部的人负责阅卷了。”

“阅卷的这段时间,恰好也接近田里丰收的日子。”

“那些已经考完试的人,再让户部通知他们去地里,帮着一起丰收。”

“等丰收的事情结束了,我们吏部的阅卷工作,也基本完成了。”

“如此,丰收过后,中举的名单也大概出来了。”

“那些中举的人,也正好可以放下田里的活计,到官府任职。”

“总共三个月的时间,户部田里的任务顺利完成,我们吏部选拔官吏的任务,也同步顺利完成。”

“如此安排,岂不美哉?”

“当然,这一切,都是下官初步的想法。”

“具体要不要这样执行,还是得看房大人,以及户部王大人那边的决定?”

房玄龄听完了下属的整个安排,当即就拍板同意。

“这主意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