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荆州,荆州!> 第五十八章:月照铁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八章:月照铁衣(1 / 2)

民国二十九年(1940)的暮春,长江两岸的杜鹃花开得正盛。猩红的花瓣飘落在新垒的坟茔上,与阵地前尚未干涸的血迹相互映照。谢文渊站在观测所前,望着江面上缓缓驶过的医疗船,船尾拖出的白色航痕,像极了祭奠的挽纱。

“旅座,这是刚破译的日军电文。“程启明递来一张电报纸,眉头紧锁,“第十一军司令官园部和一郎已抵达对岸,看来是要亲自督战。“

谢文渊接过电文,目光在“总攻“二字上停留片刻。春日的暖风拂过他染尘的肩章,却带不走眉宇间的凝重。“通知各团,取消所有轮休。告诉郑国栋,把他的火炮擦亮些。“

便在这时,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通讯兵飞身下马,敬礼时带起一片尘土:“报告旅座,军政部特使到!“

谢文渊与程启明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诧异。这个节骨眼上,军政部特使的到来,恐怕比日军的进攻更令人不安。

特使是个五十岁上下的中将,挺直的腰板和一丝不苟的军装,无不彰显着老派军人的风范。他带来的随从抬着两个沉重的木箱,打开时,里面是崭新的中正式步枪和黄澄澄的子弹。

“谢旅长,“特使的声音洪亮有力,“委座听闻宣昌战事吃紧,特命兄弟送来这批军火。委座有言:石牌要塞,关系陪都安危,望你部誓死坚守。“

谢文渊立正敬礼:“请转告委座,谢文渊与全体将士,誓与阵地共存亡。“

特使满意地点点头,随即压低声音:“另外,委座特意交代,要提防**分子趁机作乱。最近鄂西一带,可是不太平啊。“

这话说得意味深长。谢文渊不动声色地回道:“请委座放心,谢某心中有数。“

送走特使,谢文渊立即召集各团主官。崭新的武器被分发到士兵手中,阵地上难得地洋溢着振奋的气氛。然而谢文渊的心情却愈发沉重——军政部在这个时候送来军火,既是激励,也是警告。

是夜,月色清明。谢文渊带着警卫员巡视前沿阵地。战壕里,士兵们正在擦拭新枪,金属碰撞声在寂静的夜空中格外清脆。

“旅座,“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这枪真漂亮。“

谢文渊低头,看见个最多十六七岁的小兵,正爱不释手地抚摸着新配发的步枪。“叫什么名字?哪里人?“

“报告旅座,俺叫李来福,河南商丘的。“小兵慌忙起身立正,差点碰倒靠在战壕壁上的枪。

“坐下吧。“谢文渊在他身边蹲下,“家里还有什么人?“

“还有个老娘,和两个妹妹。“李来福的声音低了下去,“去年发大水,俺爹没了,俺就出来当兵吃粮。“

谢文渊沉默片刻,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用油纸包着的糖:“留着吃。“

继续向前巡视,在一处机枪阵地前,他看见几个老兵正在月光下擦拭机枪。为首的是个脸上带疤的老兵,看见谢文渊,咧嘴一笑,露出缺了颗门牙的牙床。

“旅座,这月亮真亮,跟俺老家一个样。“

“老家哪里?“

“山东临沂。“老兵抹了把脸上的汗,“这一走,就是三年没回去了。“

另一个年轻些的士兵插话:“班长总说,等打跑了小鬼子,就回老家种地去。“

“种地?“老兵嗤笑一声,“老子要开个杂货铺,天天吃肉包子!“

阵地上响起一阵压抑的笑声。谢文渊望着这些在战火中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士兵,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就是他要守护的人,千千万万个普通的中国人。

便在这时,对岸突然升起三颗红色信号弹。紧接着,震耳欲聋的炮声撕裂了夜空。

“炮击!隐蔽!“

谢文渊被警卫员扑倒在地。整个阵地瞬间被炮火覆盖,泥土和碎石如雨点般落下。这一次的炮击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猛烈,显然日军是要不惜代价突破防线。

炮击持续了整整两个小时。当炮声渐渐稀疏时,阵地上已经面目全非。谢文渊推开身上的泥土,看见江面上突然出现了上百艘登陆艇。

“全体进入阵地!“他的命令通过传令兵迅速传达。

战斗在月光下打响。日军的登陆部队在炮火掩护下强行渡江,守军的机枪在江面上织成一道道火网。新配发的中正式步枪发挥了作用,精准的点射让日军付出了惨重代价。

然而日军的攻势一浪高过一浪。天快亮时,左翼阵地终于被突破了一个口子。

“旅座!左翼三营快顶不住了!“

谢文渊拔出手枪:“警卫排,跟我上!“

他亲自带着警卫排冲向突破口。月光下,刺刀反射着冷冽的光芒,喊杀声震天动地。谢文渊一枪撂倒一个日军军官,随即与另一个日军士兵展开白刃战。多年未用的拼刺技术在这一刻发挥了作用,一个标准的突刺,刺刀精准地没入对方胸膛。

就在这时,一枚手榴弹在他身边爆炸。气浪将他掀翻在地,左腿传来一阵剧痛。

“旅座!“警卫员惊呼着冲过来。

“别管我!“谢文渊强忍疼痛,“守住阵地!“

便在这危急关头,右翼突然响起震天的喊杀声。郑国栋带着炮兵团的人冲了上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