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荆州,荆州!> 第六十六章:鄂北烽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六章:鄂北烽烟(1 / 2)

民国二十九年(1940)九月的鄂北,秋意已浓。运输机在襄阳郊外的军用机场降落时,正值黄昏。夕阳的余晖洒在跑道上,将地勤人员的身影拉得老长。谢文渊步下舷梯,深吸了一口带着硝烟味的空气——这是前线特有的气息。

“谢专员,欢迎来到第五战区。“

迎接他的是个精干的中年军官,佩戴着少将军衔。谢文渊认出这是战区司令长官部的副参谋长杨伯涛。

“杨参谋长亲自迎接,不敢当。“

杨伯涛笑了笑,引他走向等候的吉普车:“李长官正在指挥部等你。最近战事吃紧,长官心情不太好,还望谢专员多担待。“

吉普车在颠簸的土路上行驶,沿途可见正在构筑工事的士兵和运送物资的民工。远处隐约传来炮声,提醒着这里离前线并不远。

第五战区前线指挥部设在一处隐蔽的山洞里。当谢文渊走进时,正在地图前沉思的李宗仁抬起头。这位以沉稳著称的将军,此刻眉头紧锁,眼中布满血丝。

“文渊来了。“他简单打了个招呼,手指点在地图上,“情况不妙。日军第十一军主力正在向随县、枣阳一线集结,看样子是要报宣昌的一箭之仇。“

谢文渊走到地图前。上面密密麻麻的标记显示出敌我双方的态势,日军的箭头明显占据优势。

“长官需要我做什么?“

“你是军委会派来的视察专员,“李宗仁意味深长地看着他,“自然是要你去看看前线的真实情况。特别是...各部队之间的配合问题。“

谢文渊立即明白了话中的深意。第五战区部队派系复杂,中央军、桂军、川军各自为战,协调一直是个难题。

当夜,谢文渊在指挥部安排的住处整理行装。林婉茹悄无声息地走进来,将一叠文件放在桌上。

“这是各部队主官的背景资料。“她低声说,“红色标记的要特别注意。“

谢文渊翻开文件,第一个名字就让他眉头一皱——赵启明。这位曾经的接防旅长,现在竟然调任第五战区直辖的独立旅旅长。

“他怎么在这里?“

“上个月刚调来的。“林婉茹的声音更低了,“据说,是徐远帆在背后运作的。“

谢文渊沉思片刻,继续翻阅。当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时,他愣住了——陈瑞生,保定军校时的同窗,现在担任战区炮兵指挥部副主任。

“瑞生兄也在这里?“

“陈副主任是三个月前从第三战区调来的。“林婉茹观察着他的表情,“你们很熟?“

“同窗之谊。“谢文渊合上文件,“准备一下,明天先去随县前线。“

次日清晨,谢文渊带着视察组出发。车队在晨雾中前行,越靠近前线,战争的气息就越浓烈。被炸毁的村庄、焚毁的田野,还有路边来不及掩埋的尸体,无不诉说着战斗的残酷。

在随县外围的一个阵地上,谢文渊见到了守军团长。这个满脸硝烟的川军汉子,说话带着浓重的口音:

“谢专员,不是兄弟们不拼命,是***小鬼子炮火太猛了!咱们一个团,连门像样的炮都没有!“

谢文渊用望远镜观察着对面的日军阵地。果然,日军的炮兵阵地布置得很有章法,完全压制了守军的火力。

“为什么不请求炮火支援?“

“请求了!“团长愤愤地说,“可炮兵指挥部说,要优先保障中央军的防区!“

谢文渊默然。这就是派系之争的恶果。

便在这时,日军开始了新一轮炮击。阵地上顿时硝烟弥漫,士兵们纷纷躲进防炮洞。一发炮弹在不远处爆炸,气浪将谢文渊掀倒在地。

“专员!小心!“

林婉茹扑过来护住他,自己的手臂被弹片划伤,鲜血顿时染红了衣袖。

炮击过后,谢文渊立即安排人送林婉茹去包扎。他自己则继续巡视阵地,记录下守军面临的困难。

傍晚时分,他们来到战区炮兵指挥部。在这里,谢文渊终于见到了老同学陈瑞生。

“文渊!“陈瑞生又惊又喜,“听说你要来,没想到这么快就见面了!“

两人紧紧握手。多年不见,陈瑞生已经发福了不少,但眼神依然锐利。

“瑞生兄,我正要找你。“谢文渊开门见山,“随县方向的守军反映,一直请求不到炮火支援。“

陈瑞生的笑容淡去,将谢文渊拉到一边:“这里说话不方便。“

在陈瑞生的办公室里,他道出了实情:“不是我不愿意支援,是上面有命令,要优先保障某些部队的防区。“

“谁的命令?“

陈瑞生叹了口气,在桌上写了一个“赵“字。

谢文渊顿时明白了。赵启明这是在借机排除异己。

“文渊,“陈瑞生压低声音,“我知道你是为什么来的。现在的第五战区,表面上看是铁板一块,实际上...“

他的话被突然响起的电话铃声打断。陈瑞生接起电话,脸色越来越凝重。

“好,我知道了。“

放下电话,他对谢文渊说:“日军突破了随县外围防线,李长官命令所有机动部队立即增援。“

当夜,谢文渊坚持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