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雷霆扫黑:光云守护> 第61集:临危受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1集:临危受命(3 / 6)

来。她手里拿着一杯热咖啡,放在林雪桌上,压低声音:“林总监,有些话我不得不提醒你——小心马克斯韦尔。他之前在美联储工作时,就与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华尔街投行关系密切,而这些投行曾在雷霆系统漏洞事件中获利数十亿美金。他反对审查,很可能是怕漏洞被修复后,那些投行失去获利渠道。”

林雪接过咖啡,指尖传来温暖的触感,心里却更添警惕:“刘姐,你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

刘静苦笑了一下,眼神看向窗外:“我是中国人,不想看到全球金融系统再出乱子,更不想看到有人利用漏洞损害国家利益。而且……我欠李青山教授一个人情。”她没有细说是什么人情,只是拍了拍林雪的肩膀,“有需要帮忙的地方,随时找我。”

当晚,林雪留在办公室研究FRC的核心系统。她意外地发现,系统的底层代码中,有一段熟悉的结构——与她在李振邦备份的数据里看到的“监控后门”代码完全一致!这段代码隐藏在系统的日志模块中,表面上是记录操作记录,实际上却能实时抓取所有用户的操作数据,包括加密通讯内容。

“是谁在FRC系统里植入了后门?”林雪的心脏猛地一沉,手指快速敲击键盘,试图追踪代码的植入时间——结果显示,这段代码是在FRC系统上线时就存在的,也就是半年前,远早于她加入的时间。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敲门声响起,节奏不轻不重,带着一种熟悉的韵律——这种敲门方式,是导师李青山生前最喜欢用的,三下轻敲,停顿一秒,再敲两下,说是“不会打扰别人,又能让人知道是熟人”。

林雪的心跳瞬间加速,她深吸一口气,走到门边,透过猫眼望去——门外站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穿着一件黑色的风衣,手里提着一个旧皮箱,正是照片上的那个人,正是她日思夜想的导师,也是她从未承认过的父亲。

父亲的真相

“小雪,好久不见。”老人的声音透过门板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还有岁月留下的沙哑。

林雪的手指在门把手上停顿了几秒,指尖冰凉,手心却全是汗。她想起孤儿院的日子,想起第一次见到导师时的场景,想起他教她写第一行代码时的耐心,想起他“去世”时自己的崩溃……无数情绪在瞬间涌上心头,有思念,有埋怨,有困惑,还有一丝不敢置信的期待。

她缓缓打开门,老人的身影完全出现在眼前——他比照片上更显苍老,头发几乎全白了,眼角的皱纹很深,嘴角却依旧带着温和的笑意。他的风衣上沾着淡淡的风尘味,像是刚经历长途旅行,手里的旧皮箱看起来用了很多年,边角已经磨损。

“您……是谁?”林雪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尽管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却还是想亲耳听到他承认。

老人的眼睛里瞬间泛起泪光,他上前一步,却又怕吓到她似的停住,声音温柔得像怕打碎什么:“我是李青山,你的父亲。小雪,对不起,让你等了这么久。”

“父亲”两个字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林雪心里积压多年的情绪闸门。眼泪瞬间涌了出来,她别过头,不想让他看到自己的脆弱:“您为什么现在才出现?这二十年来,您去哪里了?为什么要假装去世?”

李青山叹了口气,走进办公室,轻轻带上房门:“我知道你有无数个问题,也知道你怨我。先坐下来,我慢慢告诉你,这一切都不是你想的那样。”

林雪坐在办公桌后的椅子上,李青山坐在她对面的椅子上,旧皮箱放在脚边。他打开皮箱,拿出一个泛黄的笔记本,递给林雪:“这是我的日记,从你出生那年开始写的,里面记录了所有事情的真相。”

笔记本的封面是棕色的,上面用钢笔写着“雪雪的成长日记”,字迹工整,带着年轻时的锐气。林雪翻开第一页,日期是2004年3月15日,正是她出生的那天:“今天,我的女儿出生了,眼睛像她妈妈,很亮。我给她取名叫‘雪’,希望她像雪一样纯净,却不要像雪一样脆弱。”

随着日记的翻动,一个尘封二十年的故事渐渐展开:

2004年,李青山与几位志同道合的金融专家共同创立了海德拉基金,初衷是建立一个公平透明的全球金融监控系统,防止类似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事件再次发生。2008年,他们开始筹备雷霆系统的早期研发,希望通过这个系统实时监控跨境资金流动,提前预警金融风险。

然而,2014年,海德拉基金内部出现严重分歧:以李青山为首的“公平派”认为,雷霆系统应该对全球所有国家开放,接受国际监督;而以基金另一位创始人“老K”为首的“控制派”则认为,系统应该由少数人掌控,利用它来影响全球经济格局,获取巨额利益。

“2014年的圣诞节,他们威胁我,如果不交出系统核心代码,就对你和你妈妈下手。”李青山的声音带着痛苦,“我没办法,只能假装同意,暗中将核心代码加密备份,藏在了你小时候戴的银锁里——那把锁的夹层里有一个微型存储芯片。”

2015年,李青山的妻子(林雪的母亲)在一场“意外”车祸中去世,他知道,这是“控制派”的警告。为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