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9章 虚拟解剖(1 / 2)

振华重工那边的项目还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方案细节,秦风这边已经是多点开花,带着团队像猎豹一样,扑向各个早已锁定的目标领域。医疗,这个对精度、可靠性和价值创造要求都极高的领域,自然成了重中之重。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前后一个多月的密集接触、技术演示、方案打磨和近乎严苛的评估,业务拓展部终于传来一个重磅捷报——与国内顶尖的协和医学院达成了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基于“星火之眼”的“虚拟解剖教学系统”,并且拿下了首期高达一千五百万的订单!

消息传来,整个星火科技都沸腾了。这不仅仅是公司成立以来单笔金额最大的订单,更重要的是,它的象征意义巨大——得到了国内最顶尖医学学府的认可!这比什么广告都管用!

周一上午,协和医学院那边负责此项目的解剖教研室主任,姓董,一位在国内医学教育界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亲自带着他的团队来回访,并参加项目的启动会。

会议室里,双方人马分坐长桌两侧。星火这边,林烨、陈薇、周伟、秦风,以及算法、软件和光学显示的核心骨干悉数到场,足以见得对这次合作的重视。

董教授六十多岁年纪,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戴着金丝边眼镜,面容慈祥但眼神锐利,透着学者特有的严谨。他翻看着面前厚厚的技术方案,缓缓开口,声音洪亮:

“林总,陈总,不瞒你们说,刚开始秦经理来找我们谈这个‘虚拟解剖’的时候,我心里是打鼓的。”董教授说话很直接,“我们医学院,尤其是解剖教学,最讲究的就是‘真实’。尸体标本,那是无声的老师,能让学生触摸到每一块肌肉的纹理,每一条神经的走向。靠电脑屏幕?靠那些花里胡哨的3d动画?隔靴搔痒,差点意思!”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星火众人:“但是,你们上次带来的那个原型机,让我改变了看法。”

他回忆起上次演示的场景,眼神里还带着一丝惊叹:“那个立体感,那个层次!不仅仅是看得清楚,关键是那种……沉浸感!就好像真的有一个三维的人体结构立在你面前,而且是可以随意拆解、组合、从任何角度观察的活结构!这太不可思议了!”

林烨微笑着回应:“董教授,您过奖了。我们理解解剖学对真实性的极致追求。所以我们的目标,不是取代宝贵的尸体标本,而是作为一种强大的补充和延伸。让学生们在接触真实标本前,先在大脑中建立起清晰、立体的解剖结构概念,甚至可以模拟一些在真实标本上难以操作或观察的罕见病例。”

“说得太好了!”董教授赞同地点头,随即又抛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那么,具体的交互呢?总不能还靠鼠标键盘吧?那体验就全毁了。”

周伟这时接过了话头,他示意旁边的算法工程师开始演示:“董教授,这正是我们系统的核心优势之一——‘神经视觉’交互。您请看。”

投影幕布上开始播放一段精心制作的演示动画,同时,一名星火的员工作为“模特”,佩戴着目前最接近终版设计的“星火之眼”工程样机进行同步操作。

“我们摒弃了传统的手柄或复杂的菜单。”周伟讲解道,“学生佩戴眼镜后,可以通过非常自然的眼神注视和手势来进行操控。”

动画和实际操作同步展示:

董教授和他带来的几位年轻教师看得目不转睛,脸上满是惊奇。一位年轻教师忍不住低声惊叹:“这……这比操作真实的解剖器械还要直观!”

“不仅如此,”周伟继续介绍,“我们还支持多人协同学习。多位学生可以同时进入同一个虚拟解剖场景,由老师主导,所有人的视角和操作都是同步的。老师可以随时在任意结构上做标记、画重点,所有学生都能实时看到。这解决了传统解剖课上,后排学生看不清、老师无法兼顾所有学生的问题。”

董教授听到这里,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地站了起来:“好!这个好!这就是我想要的!不仅仅是看,是‘操作’!是‘沉浸’!是‘互动’!”

他转向林烨,语气充满了感慨:“林总啊,你们可能不知道,我们医学院每年为了获取和保存教学用的遗体标本,要付出多大的心血和成本。而且数量有限,很多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并不多。更重要的是,有些罕见的变异、复杂的病例,根本无法通过常规标本展示。你们这个系统,简直是给我们解剖教学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他越说越激动:“它不仅能让学生提前预习、反复练习,还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整合海量的数字病例资源!这对于培养优秀的临床医生,意义太重大了!”

看到董教授如此认可,林烨和陈薇相视一笑,心里都踏实了不少。

“董教授,您能这么认可,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林烨诚恳地说,“我们星火科技一直坚信,技术最终的目的,是服务于人,是创造更大的价值。能够为祖国的医学教育事业出一份力,我们感到非常自豪。”

陈薇也适时地从合作角度补充:“董教授,关于项目的具体实施和后续维护,您这边有任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