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击败他们再说,现在更令石山欣慰的是常遇春的变化。
虽然受阻于庐江城下数日之久,常遇春的脸上却见不到焦躁之色,反而目光沉静,汇报条理清淅,已经初具独当一面的帅才风范,也不枉费石山这几个月对他的悉心提点。
“伯仁。”
石山饶有兴趣地看着常遇春,问道:
“既已探明守军虚实,你可有破城良策?”
常遇春显然早有腹案,当即答道:
“庐江城依山水之势而建,只有南北两面适合展开兵力。末将之前因为兵力不够,加之连日阴雨,只能逆风攻打北面半边城墙(东北段城墙依山治父山山势而建,难以展开兵力)。
守军凭险顽抗,又有牌堵、战棚防御,才攻不下。
如今元帅率大军来援,兵力充足,可以南北同时攻击。末将愿率擎日卫绕行至城南,先拔除树山敌营,扫清城下障碍。
同时,打造攻城鹅车。只要天气稍有好转,便能先以鹅车破敌战棚再登城。末将有把握,最多五——最多十日之内,定能破此城!”
常遇春语气坚定,但提到天气时,也透着一丝无奈。梅雨时节阴雨连绵,何时能展开有效进攻,全看老天爷赏脸。
主将的作战决心很重要,但石山更关心部队的状态,道:
“擎日卫伤病情况如何?
“一共六十二人。”
核查伤病情是主将每日必须完成的任务,常遇春情况掌握的很准,脱口而出,随即又担心石山因其部伤病多,而不用他攻城,赶紧补充道:
“医护队处置及时,所有伤病号都及时隔离了,目前疾疫已基本控制。但野外泥泞潮湿,饮水浑浊,即便有明矾净水,效果也欠佳。久顿城下,将士们身体迟早会拖垮,必须速战速决!”
石山深以为然,野外恶劣的生存条件,对士气和战斗力的消磨,有时比敌人的刀箭更可怕。
这也是他为何明知雨天行军艰难,仍要冒雨西进的原因——战役拖延下去,已经进抵庐州城下的擎日卫非战斗减员,只会越来越严重。
“好!”
石山果断拍板,道:
“就依你之言。今日天色已晚,且地面泥泞,即便将你部送到了城南,也难立足。明日一早,我再安排水师护送你们。”
鹅车过于简陋,很容易被守军针对,《武经总要》中倒是有种攻防一体的攻城器械,只是工艺复杂,打制比较耗时。
这段时间阴雨连绵,攻城非一日之功,耗时倒不是什么问题;但工艺复杂,还得先问过随征工匠,看他们能不能打制,暂时还不能确定的事,就不先跟常遇春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