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扫元> 第205章 理想终有幻灭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5章 理想终有幻灭时(2 / 4)

寺,仿佛重回僧侣生活的日子,终究还是要结束了。

他向老住持及廊下众僧深深一礼,转身欲行。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老住持那苍老却异常清淅的声音,带着沉甸甸的劝诫:

“彭施主!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声音如同一记重锤,敲在彭莹玉心头,其人脚步一顿,霍然转身,面对老住持,脸上的哂笑已经敛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悲壮的肃穆。

他挺直了魁悟的身躯,双手合十高举过额,目光灼灼如电,声音洪亮而坚定,仿佛要将毕生的信念都倾注在这佛号与偈语之中:

“南无弥勒尊佛!”

一声佛号震动人心,随即是彭莹玉掷地有声的宣言。

“杀生为护生,斩业非斩人!世道昏乱,群魔乱舞,众生倒悬于水火。莹玉既已立誓推翻腐朽元廷,暴元不灭,又怎能轻易回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说罢,彭莹玉便将袍袖猛地一挥,带起一阵劲风,不再尤豫,大踏步走出回廊。

“咚!咚!咚!”

沉闷而急促的聚兵鼓声骤然响起,打破了寺院的宁静,也惊飞了古槐上的鸟雀。

不多时,妙行寺各个大殿、僧舍、庭院都响起了沉重的脚步声,兵甲的碰撞声,军官的呼喝声。原本肃穆庄严的佛寺,瞬间被一股肃杀之气所笼罩。

回廊下,不少僧人的脸上却露出了难以掩饰的庆幸之色,纷纷低声诵念佛号,仿佛压在心头的一块巨石终于落下。

毕竟,乱兵驻寺,无论这支军队的军纪有多好,终究是莫大的凶险与干扰。

在这片庆幸的佛号声中,一位坐在角落的年轻沙弥却显得格格不入。他头颅微垂,竟似在打瞌睡,离得近些,甚至能听到细微而均匀的鼾声。

紧挨着他右侧,一位身披郁多罗僧面容慈和的老法师见状,眼中闪过一丝无奈,连忙伸出手,轻轻推了推小沙弥的肩膀,低声唤道:

“道衍,道衍!醒醒!法会已毕,彭大师要走了!”

法号道衍的沙弥被唤醒,有些不情愿地睁开眼。

此人这一睁眼,便显露出他异于常人的相貌——一双眼睛生得奇特,眼尾微微上挑,眼睑轮廓近似三角,瞳孔幽深,开阖之间精光隐现,竟隐隐透出一种猛虎病卧蓄势待发的威势,令人望之微凛。

见周围众僧投来或责备或好奇的目光,道衍脸上并无半分慌乱,立刻双手合十,神色端严,甚至带着一丝超然的平静,向老法师道:

“师父恕罪,徒儿方才入定了。”

这道衍沙弥俗名姚广孝,乃平江路长洲县(后世苏州)人氏,今年方十七岁。

虽然剃度不过半年光景,但道衍天资聪颖,慧根深种,深得其师器重,此次本是随师父远游杭州各寺增广见闻,未料恰逢项、彭大军攻陷杭州,兵荒马乱之际,师徒二人只得滞留于妙行寺中。

若非此番变故,此刻二人应已返回长洲妙智庵,继续精研佛法了。

“呵呵,为师知道,入定好,入定好啊。”

当着众多外寺僧侣的面,慈眉善目的老法师自然要维护自家弟子的颜面,并未点破那“入定”与“瞌睡”之间的微妙区别,只是温和地示意道衍起身。

师徒二人随着人流走出回廊,只见大雄宝殿前的广阔庭院里,此刻已经密密麻麻站满了头裹鲜艳红巾的兵士。

他们手持刀枪棍棒,队列虽然不算十分严整,但人人脸上都带着被信仰点燃的狂热,和即将奔赴未知战场的亢奋。

彭莹玉魁悟的身影立于殿前高阶之上,似乎刚刚做完最后的动员,目光扫过麾下将士,猛地一挥手,声如洪钟:

“出发!”

“吼!”

数千人齐声应和,狂热声浪震得殿宇瓦片似乎都在轻颤。

红潮涌动,红巾军将士呼啦啦地转身,向着山门方向涌去,期间不断有各分院驻守的红巾军将士导入,队伍越聚越多,逐渐形成无边无沿之势。

“唉”

望着彭莹玉决绝而去的背影,渐渐消失在涌动的红巾人潮中,老法师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这叹息,有对这位乱世豪杰的复杂观感,有对佛门卷入杀劫的深深忧虑,更有一丝对自身无力改变世事的无奈。

老法师收回目光,转向身边让他又爱又忧的弟子道衍,语重心长地道:

“道衍啊,方才彭施主与住持一番精彩辩经,机锋往来,深契佛理,你却入定了。可惜,着实可惜啊!”他是真心为弟子错过增长见闻的机会而惋惜。

道衍那双“病虎”般的眼睛却异常平静,甚至带着一丝洞穿世事的漠然。他浑不在意地回道:

“听与不听,辩经的结果,早已注定。何惜之有?”

说话间,道衍并未看向师父,他的目光,依旧追随着山门外,大军逐渐远去扬起的烟尘。

老法师一怔,他深知这个弟子天赋异禀,常有惊人之语,此番言语似乎意有所指。

“何为结果早定?莫非你已预知胜负?”

道衍嘴角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