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扫元> 第217章 风雨飘摇大元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7章 风雨飘摇大元朝(2 / 3)

按住性子,耐心解释道:

“徐州虽为漕运重要中转之地,即便被断,部分小型漕船仍可改道,由下邳绕行承水,至峄州中转北上。而江都乃漕运之根本源头,南北漕船汇集启程的要津,此地若被阻断,则片帆难以北上!

更何况,淮东之地遍布盐场,乃朝廷财税之根本重地,朝廷岂能轻易放弃?”

见郭宗礼仍是将信将疑,赵琏心中焦急,加重了语气,道:

“此事关乎重大,绝非你能作主。速速将本官这番话原原本本转述石元帅,他若是明白人,自知其中利害,必会做出决断!”

事到如今,赵琏也只能赌石山并非真想与朝廷彻底撕破脸,其接受招安之意尚有几分真心,不会轻易拿扬州来试探朝廷最后的底线了。

郭宗礼深深看了赵琏一眼,不再多言,转身匆匆离去。

约莫半个时辰后,郭宗礼去而复返,告知赵参政,石元帅同意召见。

赵琏心中五味杂陈,想他堂堂从二品大员,朝廷钦差天使,按礼制,本该是石山这个愿意接受招安的反贼头目亲赴馆舍,跪迎圣旨。

如今却反倒要自己如同下属拜见上官一般,去“觐见”对方,实在是有辱斯文,有损国体。

但形势比人强,他自踏入合肥城中后,便被变相软禁,早已被打灭了大半傲气,此刻好不容易争取到当面陈述利害的机会,哪里还敢摆什么架子?

毕竟,损了颜面那也是朝廷的,若完不成招安任务,甚至把命丢在这里,那可全是自己的!

石山倒是给了赵琏几分面子,将会面地点就定在馆舍的正厅,省了他奔波之苦,也免去了他去元帅府一路所见可能窥探到合肥虚实的麻烦。

厅内布置简单,石山大马金刀地坐在主位之上,见赵琏在郭宗礼引导下进来,只是随意抬了抬眼,并未起身相迎。他今日穿着一身半旧的战袍,腰束革带,脚蹬快靴,一副军中做派。

二人甫一见面,寒喧客套全无,石山便大手一挥,声若洪钟,直接开出了自己的条件:

“俺是个粗直汉子,行军打仗还成,不懂你们那些弯弯绕绕,朝廷若真想招安俺和俺手下这帮苦哈哈的弟兄,就得答应俺三个条件,少一个都不行!”

石山话语间带着刻意为之的草莽直率之气,伸出粗壮的手指,一一数道:

“第一,俺红旗营原先打下的城池,一个都不能动。地盘俺得留着,弟兄们也得有地方吃饭。不过嘛,朝廷要是实在不放心,可以派些文官过来帮着治理地方,俺没二话!

第二,徐州那边的漕运信道,俺可以命芝麻李放开,让朝廷的粮船过去。但是!”

他话音一转,目光炯炯地盯着赵琏,道:

“你们那边也不能再封锁商路,俺们这边的商贾和百姓要做生意,过日子!”

“第三嘛。”

石山摸了摸下巴上短须,嘿嘿一笑,带着几分野性的精明,道:

“俺现在好歹也是掌控了一路外加四个州的地盘,手底下兄弟十好几万。朝廷要是招安,这官帽子嘛你们自己心里应该有点数!要是给得小了,寒碜人,那就再浪费彼此时间了!”

赵琏出使之前,是下过功夫研究红旗营崛起历程的,他绝不相信能一手打造出如此势力的石山,真会是个只知逞匹夫之勇的粗鲁汉子。此刻观其言行,分明是故作粗豪,以退为进。

但石山此番开出的条件,说实话,却比他预想中要“合理”许多,甚至让他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

放开徐州漕运和允许朝廷派遣文官,本身就是一种形式上的臣服和监督,这几乎是朝廷最希望达成的内核目标。

而开放商路只是附带的条件,一旦招安成功,以元廷对地方尤其是这些战乱地区的微弱掌控力,就算想继续封锁,也不可能封锁得到。

至于保留地盘和要求高官厚禄,左丞相脱脱等人其实早有心理准备——战场上拿不回来的东西,谈判桌上也别指望能轻易拿回。

能用虚名和暂时无法有效统治的土地,换来漕运畅通和石山表面臣服,已是目前最不坏的结果了。

想到自己这几天担惊受怕,最终却没费多少唇舌,就在最关键的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赵琏顿时松了一口气,再看石山,竟也觉得顺眼了不少。

不过,招安大事,牵扯极广,绝非三言两语就能定下。涉及到的具体细节、官职称谓、粮饷额度、防区划分等等,都需要双方使者来回拉锯,慢慢敲定。

赵琏自然不敢当场拍板,他端正神色,朝着北方大都方向拱了拱手,拿捏起朝廷大员的架子,道:

“石元帅所陈条款,关乎国体。本官须得详细禀明朝廷,恭请圣裁之后,方能给予正式的答复。”

石山似乎很不耐烦这种官僚流程,大手一摆,声音洪亮,道:

“那你就尽快回去禀报!啥时候应了俺的条件,啥时候再来!”

赵琏当然不能就这么空手回去,他必须拿到更多的承诺,哪怕只是口头的。赶紧强调道:

“若朝廷恩准招安,石元帅既受皇恩,便须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