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五彩绫镜> 第226章风起海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6章风起海外(2 / 3)

般的背影,粗声粗气地说:“别硬想了,出去走走。”

姚浮萍恍若未闻。

姚厚朴放下模块,走到白板前,看了一会儿那些令人头晕的公式,指了指其中一个问号:“这里,你用‘卷积神经网’的思路,是不是钻牛角尖了?为什么不试试更底层的‘图计算’模型?虽然构建复杂,但或许更契合数据本身的关联性。”

姚浮萍猛地转过头,看着哥哥。姚厚朴在算法宏观架构上天赋不如她,但在底层逻辑和硬件协同方面有着野兽般的直觉。

“图计算……”姚浮萍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但随即又黯淡下去,“模型构建和计算资源消耗是个大问题……”

“那就优化模型,升级硬件。”姚厚朴言简意赅,“实验室新到的量子计算模拟器,你不是还没怎么用吗?”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姚浮萍猛地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对啊!我怎么把它忘了!”她像是瞬间注入了新的活力,立刻扑到旁边的量子计算模拟器控制台前,开始重新规划算法模型。

技术的壁垒,往往需要换一个角度,或者旁人的一句提醒,才能找到突破的缝隙。姚厚朴看着重新投入工作的妹妹,默默地走到一边,开始组装那些新的传感器。他的渡口,就是守护好这片能让妹妹尽情挥洒才华的技术港湾。

三、人事僵局:破冰的契机

九里香的办公室,依旧弥漫着无形的压力。

“扁平化沟通”的改革推行受阻,几位总监级别的元老联合抵制,使得很多措施难以落地。人力资源部内部也出现了一些杂音,有人怀疑改革是否真的必要,有人担心得罪老臣会影响部门自身利益。

九里香知道,不能这样僵持下去。她需要找到一个突破口,一个能证明改革价值、又能分化瓦解反对力量的契机。

这时,一份来自市场部基层员工的“匿名”建议信,引起了她的注意。信中详细分析了当前市场部项目审批流程冗长、信息传递失真导致多次营销活动效果不佳的问题,并大胆提出了一个“项目小组负责制”的构想,赋予小组更大自主权,减少中间审批环节。

这封信的观点,与九里香推行的“扁平化沟通、赋能基层”的理念不谋而合。更重要的是,这封信指向的问题,恰恰是那位反对最激烈的王总监所负责的领域。

九里香眼中闪过一丝锐芒。她没有立刻去找王总监对峙,而是暗中派人核实了信中所反映的情况,确认基本属实。同时,她开始秘密接触市场部几位有想法、有能力的年轻骨干,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诉求。

她决定,不再与老臣们进行无休止的辩论,而是要用事实说话。她要以市场部为试点,支持那个提出建议的匿名员工(她已大致猜到是谁)组建一个跨职能的“敏捷营销项目小组”,绕过部分现有审批流程,直接向她汇报,尝试运作一个小型活动。

如果这个小组成功了,不仅证明了改革思路的正确性,也能在基层树立榜样,积累支持力量,更能直接打击王总监的威信。这是一步险棋,如果失败,她将面临更猛烈的反扑。但僵局之中,唯有破釜沉舟,方能寻得一线生机。

四、公益起步:意外的火花

而在公司大楼一个偏僻角落,新挂牌的“数据安全公益推广部”办公室,则显得格外冷清。

办公室只有林晚和一名行政助理。资源匮乏,人手不足,对于如何开展公益推广,公司内部也无人提供具体指导,一切都需要林晚自己摸索。

她起草了几份关于数据安全知识普及的讲座方案和宣传册设计,提交给相关部门申请预算和支持,却如同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她试图联系一些外部公益组织寻求合作,但对方一听是企业新设的、规模极小的部门,兴趣寥寥。

挫败感在所难免。离开了核心项目的紧张与刺激,这里的冷清和无所作为,让她一度感到迷茫。

这天下午,她无意中浏览本地新闻,看到一则消息:本市多个老旧小区接连发生因居民轻信虚假中奖信息,导致个人身份信息泄露,遭受电信诈骗的案件,其中不乏独居老人。

林晚心中一动。她想起自己潜伏初期,也曾深入研究过各种网络诈骗手段和数据窃取方法。为什么不从这些最贴近普通人生活、危害最直接的案例入手呢?

她立刻行动起来,不再等待公司的资源。她利用下班时间,亲自走访了那几个出事的老旧小区,与社区工作人员沟通,了解具体情况。她发挥自己的技术特长,制作了一套非常简单易懂的、针对老年人群体的“防骗指南”ppt和宣传单页,内容都是图文并茂,用最直白的语言讲解如何识别诈骗链接、保护个人信息。

她联系了其中一个社区的居委会,表示愿意免费为居民举办一场小型的数据安全讲座。居委会正为此类案件频发而头疼,对她的提议欣然接受。

周末,在社区活动室,一场特殊的讲座开始了。台下坐着的多是头发花白的老人。林晚一开始有些紧张,但当她看到老人们认真甚至带着困惑的眼神时,她放下了包袱,用最耐心、最生活化的语言,一遍遍讲解着。

“奶奶,您看,这种说你中奖了,要先交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