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明朝四大才子之一,吴门四家之一的文征明名作【七言诗卷】。
其中有一首诗叫【桃花】,内容是:温情腻质可怜生,浥浥轻韶入粉匀。新暖透肌红沁玉,晚风吹酒淡生春,窥墙有态如含笑,背面无言故恼人。莫作寻常轻薄看,杨家姊妹是前身。
“真是一等一的名作。”
许墨无比感慨,文征明的笔法是以赵孟??为根基,融合晋唐笔意,行笔流畅而稳健,提按转折间可见锋藏画中的含蓄力道。落笔字势舒展,结体宽博,兼具端庄与灵动,有行云流水般的节奏感。
“虞鱼,将这两幅字画都装好,点。”
许墨语气十分郑重,他接着打开第三件卷轴,居然是郎世宁的【骏马图】。郎世宁也是清朝时期的宫廷名家,一个来自意大利的传教士,是御用宫廷画家。他的书画作品融合西洋透视与中国笔墨,服务康熙至乾隆三朝,用华夏人的说法他是清朝真正的三朝元老级人物。
此人还有其他传承下来的名作,其中最出名还是【百骏图】,如今珍藏在湾岛故宫博物馆里。
“这些可都是波士顿美术博物馆珍藏的名作,凭一个弗兰申根本做不到能够一次性带出七件来交易。”许墨将郎世宁的【骏马图】又递给虞鱼,他越来越期待剩馀的字画到底又是何人的名着。
等到第四件卷轴徐徐打开,是一幅山水人物主题的画,绢本设色。许墨最先看的是那款识,能够第一时间判断出是谁的名作。
红泥印章款识是戴进’。
许墨稍微想了下就知道此人的来历,他是明代浙派绘画的开创者,其作品以雄健的笔法,生动的气韵着称。这幅画是的为数不多的传世名画之一【风雨归舟图】。
这幅作品整体构图是以倾斜的树木、翻卷的云雨表现狂风暴雨的瞬间,归舟上人物俯身避风的姿态极具戏剧性。从笔墨技法来看,斧劈勾勒山石,浓淡墨色喧染风雨交加的氛围,体现当时浙派那种“猛气横发’的特色。
戴进这个人传世名作不多,所以熟悉此人的也不多。
“真没想到,有一天还能亲眼见到戴进的传世书画真迹。“
许墨已经不知道感叹了多少次,就算在国内他都没有办法一次性看到这么多的名作。
可是在异国他乡,这样稀罕的宝物却信手摘来。
“虞鱼,等会走的时候,你安排一个人随行。然后你从国内再申请调几人过来,我可能还有其他大用。”
虞鱼只是点点头,她默默的从许墨手中接过卷好的画重新放进盒中。就算许墨不吩咐此事,她也会去安排的。没办法,许墨才来波士顿两三天时间,就已经淘到三十四件华夏文物,其中还有一级文物,这不包含被许墨顺手牵羊弄到手的七件传世书画。
她不懂古董书画,可是她会看,许墨在鉴定的时候,惊叹声和感慨声就一直没停过。
很明显这些书画都是一等一的名人名作,就他这种淘宝速度,跟过来的四个人根本不够用的。
当许墨打开第五件卷轴后,眉头微皱,这是一幅书法,但好象不全,从内容来看好象是后半部分。这是黄庭坚的《行书赠张大同卷》,是他被贬谪黔州时写给友人张大同的长卷。
许墨阅读了几句,内容涉及到禅宗思想。在卷尾钤有明代项元汴、清代安岐等鉴藏印,可见它是传承有序的。
黄庭坚是北宋时期的名人,可惜他传承下来的名作只有一部分内容,却不知道其他部分的在哪里?或许早就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着实太可惜,太令人心痛。
“许先生,你怎么了,脸色不好看。”
虞鱼见他眉头紧锁,还以为这幅书法有问题。
“可惜这么好的传世之作只剩下部分。”许墨递给她,轻叹口气说道,“尽管如此,这件黄庭坚的作品已经落入到我手中,是不幸中的万幸。
“还有两件你都鉴定完,这些都是我们华夏的宝物,还是尽早的转移到领事馆最安全,,“好,我再看看剩馀的两件是谁的作品。”
许墨随手拿起一件卷轴,打开后居然是一幅十分难得一见的敦煌绢画,叫《行脚僧图》,画面是僧人背负经卷行于山间,面部用凹凸法’喧染,这是当时受印度笈多艺术的影响。而在画幅底部残留吐蕃文题记,则印证中唐时期汉藏佛教交流。
他仔细看看那残留的吐蕃文题记,虽然认出是吐蕃文本,但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这幅画从画风技法来看,和初唐时期的画风十分接近,大概率就是唐朝时候的作品。
“虞鱼,你不是擅长很多小语种吗?这吐蕃文本是否也认识的?”
许墨指指底部残留的文本,而虞鱼则翻个白眼:“你以为我是万能的翻译家,什么文本都擅长?”
“哈哈哈,我就是问问,万一你认识呢。”
许墨将敦煌【行脚僧图】重新卷好递给她,然后目光落在最后一件卷轴上,他已经看了六件,最后一件不知道是不是他心心念念想的那幅神作?
想到这里,许墨还有点小小的紧张。他慢慢打开卷轴,看清楚内容后顿时大失所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