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2 章(1 / 3)

姚家之事牵连到太子与姚姈的婚约。原以为待这场风波平息后,宫中才会对婚约有所定夺,不料不出两日,解除婚约的圣旨便颁了下来。

婚事一朝作废,本想借联姻攀附皇室的姚家,又逢倒卖官粮的风声隐约传出,自此一落千丈。

太子裴玄解除婚约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直奔国公府去见许汐元。他迫不及待要将这消息亲口告诉她,更盼着她能立即与裴砚之解除婚约。如此,他们便能在一起了。

可当他告诉她后,她脸上竟未出现半分喜色,只说解除婚约一事,须得与裴砚之商议之后才能决定。偏偏此时,裴砚之又不知所踪。

见她这般,他心中百味杂陈,转而找到许径山,将其中利害细细道来。不料许径山听完,只是长久沉默。即便他直言欲向皇上请旨立许汐元为太子妃,对方依旧默然不语。

这不由让他心中慌乱。他与许汐元相识多年,深知她对自己有情,可为何如今全家上下都这般态度?就连李赫已被皇上关押候审,他们仍无退婚之意。

他很感伤又困惑,只得亲自恳请父皇赐婚。

原本皇上对许、裴两家的婚事并不在意。因为李老爷子与许径山曾随他南征北战,既有过命的交情,又早定下娃娃亲。

加之晋王双腿残疾已久,早已不问政事。世子裴俊霖虽掌部分职权,其外祖一家却是忠心可鉴。而裴砚之在晋王府中本就不受重视,这些年来也未曾形成什么势力。

所以,这门亲事在他眼中,不过是世交之谊的延续,于朝局并无妨碍。

但是听闻太子禀报后,他不禁心生疑虑:事态已发展到这般地步,国公府竟仍无退婚之意?这究竟是何缘由?

想那许径山昔日南征北战,手握重兵,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如今其子亦执掌着实打实的兵权。这般权势,于朝廷而言,终究是悬在心头的一把利剑。时下许家又不顾一切与晋王府联姻,难道真的只是为了恩情与娃娃亲?

他有点不信。于是深思熟虑之后,便对太子道:“若许家姑娘能与裴砚之退了婚约,朕便考虑为你二人赐婚。”

太子闻言激动不已,只当父皇真心成全,却不知这位视江山社稷重于一切的君王,此刻心底在打什么算盘。

转眼七八日过去。这几日里风云暗涌,桩桩件件看似与许汐元无关,实则每一桩都牵动着她的命运。

自太子退婚并请求皇上赐婚那日起,她便隐约察觉,国公府怕是要成为下一个李府。

只是这么多日过去了,裴砚之依旧音讯全无,仿佛凭空消失了一般,实在令人捉急。

记得那日他曾说,要去做一件等了两年的事。究竟是何等要紧的事,需要这般久的时间,且连半点消息也没有?

眼看距婚期只剩四五日,按礼数裴砚之早该过府商议婚仪诸事,可时至今日,晋王府竟无一人登门。

这般情形也让许径山觉出几分不寻常,特地过来询问裴砚之的去向,许汐元却只能摇头。

正当她焦心不已,准备再遣人四处打探时,但见兄长许绍凌步履匆匆从外归来。

她急忙迎上前问道:“大哥这般匆忙,是出了什么事?”

许绍凌沉声回道:“刚得的消息,卢龙镇突发战事。有人突袭镇中,将当年众人皆以为已然殉国的李锐将军救了出来。如今李锐已被接应离开,卢龙镇几处关隘相继失守,其麾下大将张勇也被生擒。眼下正是出兵收复卢龙镇、一举剿灭残敌的良机。我来取些要紧物件,即刻入宫面圣,请旨发兵。”

许汐元很是惊讶,急忙追问:“大哥可知是何人突袭卢龙镇救出了李将军?”

许绍凌摇头道:“具体是何人尚未可知,但我猜测……或许是裴砚之。李将军是他的亲舅父,加之这些时日他音讯全无,很可能是暗中突袭卢龙镇救人去了。只是那处关防森严,易守难攻,如今接应的人只见到了李将军,却不见裴砚之的踪影。情形究竟如何,还需速速派兵前往查探。”

许汐元闻言心头一震,蓦然想起那夜裴砚之欲言又止的神情——莫非当真就是他?

但卢龙镇是何等凶险之地,朝廷多年围剿未果,他怎敢孤身犯险?

许绍凌不敢耽搁,取了要紧物件便匆匆赶往皇宫。许汐元独自立在原地,心绪纷乱如麻。

既然李将军已然获救,为何独独没有裴砚之的消息?那夜他腿上中的那一箭伤势不轻,连行走都艰难,若再深入虎穴,怕是凶多吉少。

——

裴砚之终究低估了孙禹。那些塞北敌兵悍勇尤甚虎狼,初时与赵勇交手他便身负重伤,险些折在当场,不得已才动用了镇上埋下的暗卫。

可暗卫甫一现身,整个卢龙镇顿时如临大敌,四面警戒骤起,转眼已将镇子围得铁桶一般。

他虽暗中栽培了不少精锐护卫,可面对孙禹麾下那般训练有素的虎狼之师,终究难以招架。

一番浴血厮杀后,他麾下死伤枕藉,只得率众暂退,启动了第二步计划。

他深知此战艰险,可既已行至此处,便是拼却性命也要救出舅父。

待稍得喘息,他便领着另一支兵马自东面发起佯攻,果然搅得孙禹不得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