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杯的决赛, 拜仁一度落入了非常危险的境地。
作为德国国内的最高级别杯赛,比赛在柏林的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拜仁的对手是和睦法兰克福。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把etracht——和睦, 和谐,这种其实不太符合竞体风格的单词, 写在了队伍标头里, 作为美茵河畔法兰克福,德国中部绝对的金融核心城市最大的俱乐部,他们的一直没能拿出应有的实力。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德国足球逐渐职业化,像拜仁这样的俱乐部通过精明的运营和强大的市场化策略迅速崛起,而法兰克福未能抓住这一时期的发展机遇, 逐渐被所有豪门甩开差距。
国内的一些顶级企业, 像是阿迪, 奥迪, 梅奔,资本全流向了富饶的慕尼黑。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 他们反而在社区氛围上无法和相距不远的勒沃库森、斯图加特相比, 这些俱乐部吸走了青训,赞助和市场,进一步削弱了他们的发展空间。
北方的鲁尔区素来是工人足球的大本营, 群雄逐鹿, 南方富饶的巴伐利亚有拜仁这样的霸主崛起,反而是中部的核心城市法兰克福一点发展都没有。
但他们也一直在寻求改变,这两个赛季就很有气色。籍主教练尼科·科瓦奇在接任法兰克福主教练,并在当季通过附加赛战胜纽伦堡后,成功保住了法兰克福的德甲资格。
而后他们当年就闯入了德国杯决赛。
尽管败北了,可对于一只赛季一直在保级中挣扎的球队来说,这是多么大的成就!
今年俱乐部加大了引援力度,而科瓦奇也引起了很多关注,再次一路过关斩将,带领球队来到了决赛。
他们队中也确实涌现出了一批不错的球员,目前德国杯的射手榜上,莱万以6球领跑榜手,穆勒和法兰克福的塞巴斯蒂安·阿莱以四个进球并列第二。
以三个进球并列第三的球员中,法兰克福又有两个球员上榜,分别是安特·雷比奇和米雅特·加西诺维奇。雷比奇是克罗地亚人,正是主帅科瓦奇刚提拔上来的。
有状态火热的当家射手,有可靠老将,有冒头的青训,看过比赛的都懂,这正是赛季很好的表现。
不过比起竭力攀爬的法兰克福,拜仁就显得实在是太庞大了,庞大到根本不用去细细琢磨他们的攀登过程——一路遇到谁踹掉谁,就这么暴力。
光卡尔一个仁的身价就够买法兰克福大半个队了。
这场决赛是拜仁第22次参加德国足协杯决赛,他们成功更新了自己的赛事最多参赛纪录。
在之前的21次决赛中,他们赢下了创记录的18次。
拜仁对上一次进决赛是前年,15-16赛季。当时他们通过点球大战赢了多特蒙德,卡尔捧完奖杯还去哄了半天罗伊斯,对方假装不在乎,还有点生气和输了后控制不住的破防,但真被卡尔搂了一会儿后又环住他哭起来了。
他真的蛮倒霉的,输掉德国杯决赛已经很难过了,结果热身赛里又伤掉,夏天的欧洲杯也没踢成。
但前年的拜仁非常成功,他们提前了整整七轮就拿下了德甲冠军,冲击着赛季三冠王,结果国内的双冠是拿下了,欧冠却丢掉了。
不过拜仁还是创造了共11次以双冠王(2013年为三冠王)完赛的德国纪录。
双方的实力一摆,很多球迷都有点意兴阑珊了,感觉这倒霉比赛肯定就像一场普通的德甲一样,难看得要死,无非是看拜仁怎么花式吊打法兰克福罢了。
毕竟上个月踢半决赛,在失去卡尔的情况下,拜仁要面对在德甲争第二的勒沃库森时,那时收视率达到了顶峰,当时球迷们已经真诚期待过翻车的可能性了。
结果呢?
结果拜仁全队也不知道打了什么鸡血,卡尔不在,他们反而踢了一个惊天动地的6:0!
赛前勒沃库森全队有多阳光乐观,赛后哭得就有多惨。
他们是抱着“哈哈卡尔不在了终于轮到我们盛大登场啦”的心态来的,却被打哭回家了。
半决赛开始时,拜仁进入状态的速度不要太快,莱万一个人就在第3和第9分钟各进了一球。
但在下半场,穆勒在第52分钟的进球再度拉大拜仁的优势。
而后忽然就一发不可收拾。
j罗于第60分钟射入拜仁的第四球,穆勒继而在四分钟后梅开二度。
拜仁就这么残暴地进入了决赛。
赛前还在和他们说输了比赛就再也不要见面的卡尔:
坐在电视机前,他并没有像自己想象中那么感动和欣慰,反而只觉得震惊。
如果不是确认自己在队里肯定还是正面作用居多的话,他都快怀疑这个队是不是离开他更好了。
什么意思啊你们!
四分之一决赛时几乎全员出动,然后踢个联赛十三的多特蒙德,还踉踉跄跄。
半决赛队长奄奄一息(并没有),风雨飘摇,然后面对强敌勒沃库森,大杀四方。
这是在演我吗?
尽管赛前队里气氛非常融洽松弛,甚至有点松弛过头了,以至于卡尔不得不在开赛前给大家紧一紧皮,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