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句话,魏武也笑了起来,只见眉头一挑,回应着说道
“好啊!那咱们就一起说出来。”
随后两人一起倒数了三声。
“三!”
“二!”
“一!”
倒数计时结束后,魏武和朱标两人同时开口吐出两个字。
“招标!”
听到对方说出的答案,魏武和朱标两人都笑了起来,随后朱标先一步开口。
“你是想让原本靠漕运赚钱的那些富商参与到铁路建设中,和之前招标修路一样?”
“没错。”
魏武点点头回应,随后便开口解释道
“将掌握漕运份额最大的一部分人拉来参与铁路投资,可以有效平衡利益问题。”
“只要让他们看到铁路的利益,相信他们不会放过,同时也不会对漕运造成影响。”
“大的走了,带走的人将来也能靠铁路吃饭,空出来的份额自然有小的会顶上去。”
漕运看上去是商人运营,但实际上和官场牵扯很深,这点朱标心中也是清楚的。
而魏武说的方式,确实能平衡利益的问题,不至于又将问题闹到朝堂上。
那么接下来就是收益的问题,于是朱标再次询问。
“利益分配解决了,但是,如何让他们在铁路上获得收益,这方面就只能你来解释了。”
朱标能够想到招标是因为他经历过,但火车运输这方面,确实是他认知的盲区。
而魏武是后世人,虽然没在铁路系统里工作过,但没吃过猪肉却见过猪跑啊!
所以简单的在心中回忆了一下后世火车的运营方式之后,魏武就给出了回答。
“首先铁路作为国家重要战略项目,是绝对不能由商人把控的,这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必须将铁路的运营牢牢把控在朝廷手中,否则一旦被商人染指,最后必会惹出祸端。”
朱标赞同的点了点头,商人是一把双刃剑,能让经济更繁荣,但道德却没什么底线。
只要能赚到足够的利润,他们几乎什么都敢做,铁路这种项目确实不能让他们插手。
就在朱标默默赞同的时候,耳边再次听到魏武的说话声。
“所以,想要拉他们参与进来就得下饵,比如特定线路或品类的货运特许权。”
“特定线路或品类的货运特许权?这点详细说一下!”
特权这种东西比较敏感和麻烦,所以朱标必须要仔细了解清楚才行。
魏武也没有卖关子,立刻就将特许权解释给他听。
“就像盐商,‘开中法’规定商人可以通过向边关运送粮食,找朝廷换取盐引贩盐。”
“换成铁路系统,就是给他们一些特权,比如通过铁路从晋地运送煤炭到京城。”
“又或者是从江南这边,通过铁路将粮食还有丝绸茶叶等商品送到北方城镇。”
“那些商人一个个精的跟猴儿一样,有了这种特权,必然能从中赚到大量财富。”
“即便自己不做相关品类的生意,只是利用运输权限跟人家谈合作,都能赚不少。”
朱标明白魏武话中的意思,只是他心中却有些担忧,于是直接开口询问。
“小武,我承认这特权确实很有吸引力,但真这般操作,会不会出现你以前说过的那种垄断情况?”
魏武早就猜到朱标肯定会问这个问题,所以他早就准备好了答案。
“当然会,毕竟这种方式是以限制竞争来换取有利于国家的公共效益,说白了就是垄断。”
“所以必须要加以限制,就像招标修路一样,设定一个固定期限,五年十年或是十五年。”
“在运输定价上下限和运输商品检测上必须符合朝廷监管要求,避免这种垄断被滥用。”
“这种垄断权限只是为了保证初期铁路发展,等年限到了,能否续特权由朝廷说了算。”
虽然魏武的办法不算完美,但朱标也明白,这办法确实一定程度解决了问题。
具体该如何操作,回京之后经过朝议,制定相关律法加以限制就行了。
所以在魏武说完后,朱标立刻就点头表示赞同。
“虽然要被监管,但那些商人只要不傻,就一定会想办法参与进来拿到特许权。”
“接下来说说其他问题,能够快速调兵遣将和运送辎重确实很重要,但投入也很大。”
“和水泥路一样,后期维护也需要大量支出,该如何盈利不对国库造成太大负担。”
关于这个问题,魏武早就准备好答案了,于是直接开口说道
“咱们不是一口就吃出个大胖子,饭可以一口一口吃,铁路也是一条一条的修。”
“一开始不用铺设全国,只需要在比较关键的地方修建几条铁路,满足暂时需求。”
“这样一来对国库就不会造成太大负担,毕竟修建铁路最大的两个成本已经解决了。”
魏武说的两个最大的成本,分别是人力和钢铁,人力这方面有倭国的自愿付出。
朝廷只需要给口吃的就行,另外就是本国的百姓做工,需要拿一些钱出来,但也不多。